朱允炆現在在考慮解縉的安排,他的表現令人滿意,但是能安排的位置卻不多。
解縉從政以來一直都沒做過事務官,主政一方就更別談了。
他一直都在翰林院和督察院流轉,被沈潛參奏后被降職為御史,在督察院又得罪袁,泰后就被太祖遣送回來老家江西,之后就是在家閑賦七年了。
一直到現在,他沒在具體事務上證明過自己,所以要安排也就是在翰林院和督察院了,督察院有袁泰在,他倆呆一起不知道會憋出什么屁來。
袁泰的彈劾奏章可還在他案上呢!
朱允炆踱著步思慮良久還是安排在翰林院吧,給個翰林侍講吧!平常也可以參議政務。
方孝孺之前的官職,正五品,不小了!翰林院也負責給皇帝講經筵,雖然朱允炆聽不大懂,但是還是要學習不是,太祖皇帝打下天下后不也是一直和大儒在學習請教嗎!
…………
另一邊,太祖陵寢明孝陵。
朱棣現在很不好受,皇帝侄子安排了這么多人一直看著他,行動不便想要向外面傳信都不行。
皇帝侄子給他的待遇還真不錯,就他一個人外加幾個太監安排了整整一個千戶所來看守,把看守陵墓的孝陵衛給調走,安排更能打的衛所過來。
朱棣忍不住嘴角抽搐,這個皇帝侄子給了他太多的驚喜了,安排這么多人也太看的起他了。
朱棣看了看伺候在旁邊的兩個白白嫩嫩的小太監,又環顧了下屋外巡邏的軍士。
……
這…就算是當年在漠北戰場上也沒有這么去拼殺的!
朱棣眼睛深邃的盯著遠方,內心有些后悔了,后悔不該不聽姚和尚的建議。
這一次進京就是他個人堅持的結果,他以為他了解朱允炆,斷定他一定會強令阻止他的,到時間各地想趕過來吊喪的籓王聽聞后一定會心寒的,天下人也會心寒!
這樣在這場和皇帝的拉鋸戰中就能占據一點點的先機。
雖然平常他都是表現出桀驁不馴的不服朱允炆,表現出這侄兒能力不夠的樣子,但是朱棣內心其實知道當朱允炆成為太孫,當父皇堅定不移的支持他的那一刻起,他一個籓王機會就不大了。
但是不試一試他實在不甘心,只有讓朱允炆不斷的犯錯,不斷的丟掉大義名分,他才會有一絲的機會。
原本朱允炆那個廢物怎么和他比?大明朝交到他手上,朱棣實在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這是他和太祖共同的事業,北伐大元的人里面有他朱棣出的一份力。
他想執掌父親留下的這份未盡的事業,做夢都想。
但是父皇為什么就是不選他,選我啊!選他我我能打下一片疆土,把明朝推到歷史的巔峰上。
他想做李世民!做明太宗!
朱棣抬頭望天,看著天上的漫天星辰,有些無措,苦笑一聲,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從這南京城出去,還能不能看看北平的大漠風光,看看草原上奔馳的駿馬、牛羊。
這座南京城給他的感覺實在不好。他,不喜歡南京!
一時間眼睛都有些模糊了!
旁邊隨侍的王府太監看王爺一時半會是不會回房休息,嘆息了一聲,輕輕的拿起一張貂裘給他套上。
“王爺,咱們還能出這南京城嘛?”太監狗兒抬頭看著朱棣看的那片天緩緩說道。
朱棣搖了搖頭沒說話,也不知道是搖沒法出去呢,還是搖不想說話兒。
反正兩人又沉默的看了會兒天。
狗兒是朱棣一直隨身侍奉著的太監,可以說是形影不離了,后來隨著朱棣起兵造反,在靖難之役的戰場上他還立過軍功。
是朱棣的鐵桿心腹了,朱棣也一直很信任他,他身邊的太監都是個人物,不管是后來的鄭和還是這個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