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中她結交了一大批學兄學妹,游遍了大西南的名山大川。但最終她還是拒絕了學校留校的邀請,毅然返回了生她養她成就她的地方,只把一個天生麗質、嬌寵華貴的校花的美名留在了那里,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
古蘭是為了婚事回故鄉的,小伙就是她上學時寄宿的礦長家的兒子。那是父親一次和老戰友歡聚時的酒場上開玩笑定下的。父親走后,母親為了今后的生計和給古蘭找座靠山,千叮嚀萬囑咐地緊趕著讓她和那小伙子結了婚。那年那小伙也剛剛從一所礦業大學畢業。他比她早上一年學,是被推薦上的大學。
回到廠里后,那時廠里并沒有環衛部門,古蘭便留在廠辦公室里負責接待工作,重點是處理工農關系。那時工農是講聯盟的,工農關系基本是互幫互助的關系,因此處理起來并不復雜。何況古蘭又是那么人見人愛,許多事只要她一露面、一發聲便都迎刃而解。反倒是因為關系處理的太順了,有些人則想方設法制造些小麻煩出來請古蘭解決,目的就是為了有機會和古蘭聚一聚。
就這樣古蘭順順利利的干了好多事情,得到上上下下的好評。工作之余,古蘭仍有很多的精力和干勁沒出使,便趁機生了一雙兒女。那時計劃生育極其嚴厲,一對夫婦一個孩,但古蘭的丈夫在那礦上的一個工區干技術員,屬井下高危崗位,國家政策可以生二胎。一雙如花似玉的兒女,令古蘭在礦長家的地位至高無上,都說古蘭真是好命。
古蘭的好命才剛剛開始。
古蘭因為長袖善舞,工作特別出彩,得到廠領導的青睞,幾年的時間便坐上了辦公室主任的交椅,成為一名國營大廠的正科級干部。而大家都認為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這個古蘭精道的很,前途無量。說的人多了,重復來重復去,便成了古蘭經前途無量。
眾人的眼光是亮的,古蘭就是這么的出類拔萃。
出類拔萃的古蘭風頭正勁,但更大的好事還在等著她。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是多年。
轉眼已經改革開放了十來年。
就在古蘭在辦公室主任的位子上坐的有些膩歪了的時候,就在古蘭在一個男人如麻的鋼鐵企業里為一個副廠級的職位謀的頭皮發麻的時候,東方不亮西方亮,古蘭的好運又一次從天而降。
這座城市為了改變干部隊伍結構,也為了打破論資排隊的桎梏,隆重決定面向全市招考一批副縣級干部。并拿出其中的五個崗位專招女同志。條件是三年正科以上,三十五歲以下,大學本科學歷。其中一個崗位是環衛局副局長,括弧女。這就像專門為古蘭設定的。如此良機,古蘭自然不會放過,毅然報考并一矢中的,高居榜首,成為該市的“五朵金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