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蘭和常心趕到林河那里,三人一起走進了那大蒙古包。
那大包從外邊看其貌不揚,甚至有點破敗不堪。進去一看卻是別有洞天,令古蘭大吃一驚。整個大蒙古包真正是外圓內方,包內的空間恰恰是裝修出來了一個長方形的,類似于大禮堂、大會議室、大劇場的場面。只是除了一個闊大的臺子外,臺下的地面是平的,沒有臺階似的座椅。包頂和四壁裝飾出金玉之色,極其華貴,富麗堂皇。這么大的空間卻沒有一棵柱子,顯得更加高大空曠。
古蘭她們隨著人流是從西邊的偏門進的,進來的正前方是那闊大的臺子,臺前的地面上擺滿了餐桌和坐椅。出于習慣,古蘭大約數了一下,那些餐桌前后縱向是8桌一溜,左右是10桌一排,共有80余桌,每桌十個座位,可納余人,古蘭不僅為這場面所震驚。幾十年來她也是見過大場面的,算起來,除了千人以上的室內大會,萬人以上的室外集會以外,余人的室內餐飲場面她還是頭一遭。這大氛圍在這規模上,已經讓她震撼不已。古蘭如此,其他人可想而知了。有些從未參與過大型活動的新人更是目瞪口呆了。
好多的桌子邊已經圍坐了許多人。林河拿著張紙條,領著她們來到了一張標著66字樣的餐桌旁,找了一個空位先讓古蘭坐下。然后他和常心一邊一個傍著古蘭坐下。坐下后古蘭才發現,文玉和他領來的小時莊村的石書記也在這桌上,便笑著點頭打了個招呼。
人在不斷地涌入,許多人興奮地打著招呼。臺上也有許多人在忙碌著,有些人大呼小叫的布置臺面,有的人不時地試試麥克風音量,也有的在喊著走散了的同伴的名字,真正的人聲鼎沸。臺上寬大的電子屏幕則反復播放著“民間互助理財”的宣傳片。古蘭順著播放看了一會,覺得跟這些天那些人講的、畫的、擺的模式差不多,只是有一節播的好像是拆盤的意思,古蘭正在覺得不對勁時,那一節很快就過去了。本想多了解一下,大廳里人越聚越多,實在太嘈雜了,看不明也聽不清,只得作罷。看那片子上有一些藍海新區的畫面拍得很美,便掏出手機,調了調鏡頭,想復拍幾張存留。哪知剛舉起手機,忽然就有一只手拍在了她的肩膀上。她扭頭一看,見是一衣袖上帶著志愿者臂章的男子,笑著輕聲對她說:“不準拍照。”古蘭聽他如此一說,也只好把手機放下了。
“姐,忘了告訴你了,這地方是不允許拍照、錄音、錄像的。”見古蘭不高興,林河趕緊跟她解釋。
“為什么?”
“行業里這么規定的。現在手機拍照微信轉發這么容易簡單,可能是怕傳到外面去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是好事嗎,還怕傳到外面去啊。造大氛圍干什么,還不是為了宣傳、擴大影響嗎,應該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呀。我做義務宣傳,你們這行業得高興才是。好事不背人,背人無好事。”古蘭沒好氣地說。
見古蘭不高興,林河俯下身子小聲對古蘭說:“不是你想的那樣子。講模式的時候,可能老師忘了講,從新加坡引進這行業后,南海那邊沒有把握好,出了事。領導人在內部有個講話,其中規定了四條,叫‘允許存在,低調宣傳,**支持,限制發展。’這就是我們這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必須封閉運行。不是行業里的家人,我們是對他們保密的。因為我們這里賺錢太容易、太多、太快了,怕傳出去在社會上引起混亂,不利于行業的發展。所以只是在有緣人之間,一對一的傳遞信息,穩步發展。你看這蒙古包了么,是外圓內方的。上次做大氛圍時,我聽臺上的老總說,外圓內方就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而我們這外圓內方就是,對外我們表現應該是圓的,就是要和社會無縫對接。從外面看起來,我們和其它人員、其它階層、其它群體完一樣。對內我們就要講規矩,按規章制度、規則紀律辦事,決不能任意胡來。這就是內外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