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持將這些都與老人們講清楚。
幾個老人聽此雖然都是有些遺憾,但是也是清楚了星辰陣法的利害關系。
他們思索著那個聽起來就有些不靠譜的周天星斗大陣提案,更是覺得這個提案有些異想天開。
籠罩全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山河的陣法,這又是需要多少節點星位啊!
雖然星位的數量和陣法的大小關系并不是特別大,但是要護住全國不被入侵,這需要的星位也不算少就是了。
這時候,蘇持繼續說道“我還要說一句,關于目前星辰陣法中最困難的地方——”
老人們集體扭過頭,等待蘇持發言,就像是正在聽老師講課的小朋友一樣。
這么想著,他緩緩打了個寒顫,說道“星辰所在的位置與連接,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像是我剛剛使用的陣法是以五大行星為模板。”
“但是五大行星只是少數,在浩瀚星空中,有許多單獨下根本不會有什么象征的星辰,而具體下那些星辰最后會有什么作用,這需要非常嚴謹的計算才能得出結果。”
老人們明白了過來,他們本來就都是各自領域類的巨佬,此時跨頻聊天也不算費力
“所以,之后如果要建造周天星斗大陣,最先解決的是關于不同星位的作用是嗎?”
蘇持點了點頭。
施陣人的修為之類的都可以用其他方法解決,但是唯獨涉及到星位上星辰的象征與作用,那只能靠硬生生的計算與推演。
所幸,這個本來算是星辰法陣最困難的部分對于地球來說卻已經解決了很大的一部分——
人類已經仰望了頭頂那片星域幾千年的時間。
而這些時間里,那些從古老年間傳承下來的記載中,卻是有很大一部分是正確的。
像是五大行星涉及五行,這可不會是個巧合。
當然這些知識是正確的,并不是古代有能夠勘測星辰的超凡技術。
關于星辰的正確知識的原因,或許很簡單,但是也很困難——
只是來自于從古至今一直不斷傳承下的“窮舉法”罷了。
數千年的時間里,穹頂上的星辰變化自然是會在近在咫尺的地球上產生一些現象,而古老的先賢則不斷的記錄著這些現象并對其依次解析。
這些解析中最開始自然是有對有錯,或者說是全部錯誤。
但是他們卻不必拘泥于對錯。
未來的時間還很久遠,只要再以后再將錯誤的地方修改。
再經過幾幾校準之后,最后流傳于后世的,就是正確的知識了。
當然,這是一個笨辦法。
但對于本身并沒有任何超凡的文明來說,這個笨辦法卻無比有效。
想著這些,蘇持緩緩開口將他對于那些古籍的猜測講了一遍,不過也說明了就算經過幾千年的校準,但是依然可能會存在錯誤的部分。
他希望國家能夠從星辰的古籍方面入手,篩選正確知識之后,能夠大大的減輕未來星辰陣法建立的難度。
說到這里,他也是覺得難度太過于龐大了,再度說道
“我有辦法在至高天搞到已經完善的來自其他星域的星辰解析,如果真到迫不得已的話,可以這樣應付過去。”
不過說到這之后,蘇持又是話鋒一轉
“但是那終歸是其他星域的星辰,恐怕距離地球太過于遙遠,所以效果肯定比不上地球附加的星辰。”
若是在星光照耀的范圍之內能夠以其為原型建造星辰陣法,那么自然會有一些強化。
“甚至如果有人心懷不軌,很可能可以通過星辰的聯系找到地球的坐標。”
他說這些雖然是希望國家能夠明白這件事情的,但這也卻并非是完全的危言聳聽。
涉及到大規模的星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