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散去后,何氏帶著高氏母女清理院子。
見顧錦繡正在清洗那日她采摘回來的艾葉,何氏問道“你這是在干什么?”
顧錦繡一面洗著有些蔫了的艾葉,尋思著要去采一點回來,一面說道“準(zhǔn)備做些艾葉粑粑去賣。”
何氏一面搬著椅子進屋,一面問道“你不是要去討債嗎?”
顧錦繡把清洗干凈的艾葉撈了出來放在籃子里,“討債也不能耽誤我掙錢。”
當(dāng)這個村長本就是混日子,她可沒想過在其位謀其政!
見何氏從屋中走出來,顧錦繡問道“娘,劉氏啥時候回來?”
最好別回來了!
何氏沒好氣地道“昨日發(fā)現(xiàn)她做錯事,今早讓她喝糠粥,我又?jǐn)?shù)落她幾句,吃過午飯就提著一包黃糖回娘家了。”
劉氏居然敢把她做生意的東西拿回娘家,顧錦繡向何氏提議道“娘,今日的事情會傳到她那邊的,你別去接她,讓她在娘家好生待幾天再說。”
何氏皺著眉問道“這好嗎?”
顧錦繡知道何氏擔(dān)心的是什么,勸說道“娘你放心,劉氏的娘家人不敢餓著你孫子的,你別忘了我還是個解元公,他們期待著我一舉功名天下知呢!”
就這樣,何氏被顧錦繡說服了。
劉氏被留在了劉家,直到她待不住,在二月社前夕,她自己回來了。
顧錦繡不愿意讓何氏太累,又因為有高氏母女的賣身契在手。
遂,艾葉粑粑的做法就沒有隱瞞,她當(dāng)著三人的面展露了出來。
此事,何氏雖然疑惑顧錦繡為何會做從未聽說過的東西,不過經(jīng)過這些日子的事情,她選擇隱藏在心中,沒有發(fā)問。
顧錦繡知道何氏的疑惑,明明不懂廚藝的女兒,如今廚藝嫻熟,還在其他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
她已經(jīng)想好如何應(yīng)對何氏,但是何氏沒有相問,那么她只好順其自然了。
想罷,顧錦繡讓何氏帶著高氏去采摘柚子葉,一來想讓高氏熟悉村里,二來是想讓大家知道高氏母女的到來,免得讓外人胡亂猜疑。
而她帶著高氏的女兒高玲兒去采摘艾葉了,以后這活,她打算交給高玲兒去辦。
高玲兒原來的姓氏被顧錦繡改了。
顧錦繡覺得既然她已經(jīng)離開了原來的家,又跟著母親,于是就讓她跟母親姓。
然,兩人的名都沒有改。
傍晚時分。
廚房里四人在忙活著。
顧錦繡將糯米粉和已經(jīng)焯過水,浸泡過清水的艾葉碎放在大木盆里,加入溫開水后,開始揉面,直到揉成不粘手,略干的面團。
高氏坐在顧錦繡的對面,拿著石臼研磨炒過的花生和芝麻。
雖有顧錦繡在縣衙做飯的舉動,可高氏仍然很詫異。
君子遠(yuǎn)庖廚這句話對這廚藝嫻熟的公子并不適用,一點也不像她以前在婆家時候,男人無論如何都不進廚房的!
高玲兒在燒火,將水燒開為蒸艾葉粑粑做準(zhǔn)備。
何氏端著洗凈晾干的柚子葉走了進來,想著艾葉粑粑這種糕點,她還是第一次聽說,顧錦繡也是第一次做,擔(dān)心做不成功,提議道“錦皓,我們先做一點來嘗嘗吧,要是不好吃,你就把銀子退給你的朋友,咱們就不做這個生意了。”
娘啊,萬事開頭難,更何況這是你家閨女出的成本,還沒開始就想著虧了。
顧錦繡無奈地再次扯謊子道“娘,你不用擔(dān)心,我的朋友說了賠了算他的。”
一開始她對何氏說要做艾葉粑粑去賣,何氏不同意,顧錦繡只得說已經(jīng)答應(yīng)朋友合伙生意,也收了朋友的銀錢,這才有這一幕。
先斬后奏果然行得通!
那她買了十畝地,用現(xiàn)代種植法種植應(yīng)該也行得通!
何氏見顧錦繡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