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似乎也該免了,所轄兵馬各回本省。”
岳鐘琪不解的問“皇上,如此措置,若苗亂再起,豈不是又要重新集結人馬?”
“苗亂很可能會再起,起了也不打了?”
“不打了?”
“對,不打了。苗亂和準噶爾侵擾青藏不同,只是因為改土歸流做的急了些,當地的土司不甘心失了權力,自然要煽動民眾作亂。朝廷派的流官又不能尊重當地風俗,妥為化解矛盾,只知道一味的彈壓,不激起民變才怪。”
“如果再亂,也就是改土歸流緩上幾年,無關痛癢。有這些年平苗亂花的銀子,用來修路好不好?每年修一段,有個十年八年的就差不多了。修路時,可以征召當地苗民來做民工,掙了一份工錢,能吃飽飯了,誰愿意作亂?路修好了,又沒有戰事,客商自然就多了,當地的貨物土產能運出來,百姓又多賺了錢。都過上了好日子,縱有再多土司來煽動作亂,也沒人響應了。即使真的亂了,交通便利了,我大軍無論是行軍速度,還是糧草供給,都方便許多,平叛也是輕而易舉。這樣,是不是一舉三得?”
“不只是修路,還要墾荒,修渠,蠲免錢糧,糧食多了,先讓漢民吃飽了,日子過得好了,讓那些苗民看得眼熱,就不用官府去改土歸流,自己也過來了,是不是?”
這下岳鐘琪聽明白了,不禁由衷的感佩道“皇上此舉真有如天之德,能免了多少人死于戰火。老臣說句掏心窩子的話,苗亂再剿上幾回,苗民真的剩不下多少了。”
“是啊,”乾隆在御座上坐了,嘆了口氣道“無論滿人、漢人、苗民還是將來的朝鮮人,都是我朝子民,都要讓他們過上安生日子。所以朕問你,征朝鮮要多少時日?”
岳鐘琪遲疑了一下,說道“三個月,臣敢保完勝,只是還要請兵部多拔一些火槍、鳥銃到軍中。”
“好!一言為定。現在是二月,就以半年為期,三個月籌備,三個月作戰,到八月,一定要完勝。讓李朝的軍隊在青黃不接時作戰,八月莊稼熟了,仗也打完了,總不能讓朝鮮臣民剛歸順就挨餓吧。至于火槍,呵呵,”他停住了,轉臉問兆惠道“你回京幾日了?造出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