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議一下,議定之后,所需軍費就由兵部與戶部交涉。朕不能總去掏內務府的腰包,那些錢,朕還有大用呢。”
兆惠由五品文職驟升為三品參將,內心不禁一陣激動狂喜,但他也是一個深沉人,從容跪下叩首道“奴才謝主子超擢之恩!”
乾隆對他道“你與岳軍門議完軍務后,還要返回奉天,抓緊督造火銃,火藥鉛丸也要充足,雨季作戰,切記做好防潮,然后就在奉天等候岳軍門東征時會合。記住了嗎?起來說話吧。”
————
“奴才記下了。”兆惠叩頭起身站到一邊。
岳鐘琪對乾隆道“皇上,戰事要籌備三個月,還要與眾王大臣會議,臣想必難守住機密,怕很難出奇制勝。”
“你見的是,這么大的事情,本就無秘密可言。我方有絕對的優勢,就堂而皇之的進兵。但你要切記,太宗皇帝兩次攻朝鮮,都是輕而易舉。那是因為李朝只要稱臣納貢便可結盟媾和,他向誰稱臣都一樣,回去依然做他的國王,所以根本沒有斗志。但這次絕不相同,縱使朕許他個親王,接到北京來,只怕他未必肯做這個李后主。”
“故而彼必將拼死一戰,你切切不可生輕慢之心。如非必要,也不要殺戮太多,結下太多仇恨,將來也不好羈縻教化。莫說是平民百姓,就是兵士,只要放下武器,絕不可枉殺一人!只要李昑肯放棄朝鮮,他的族人一個不傷,他王宮的金銀分文不取。朕封他親王,在北京和熱河各給他建一坐王府,府旁可建太廟,隨他住在哪里,朕保他全族人安富尊榮。他的兒子們封為郡王,俱可開府建牙,與蒙古王公一樣禮遇。京畿、熱河的皇莊,隨他們挑選。他來北京,朕親自郊迎!只要他安分守己,朕必不做趙光義。如果他定要冥頑不化……”乾隆頓了一下,咬了咬細白的牙齒,冷冷的說“只怕魚死光了,網也未必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