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邊天際,幾片白云懶洋洋的在湛藍的天空中飄著。氣候冷暖適宜,陣陣微風掠過,令人神清氣爽。
他踱了一陣,一陣孤獨襲上心頭,想給自己找點事做。可是,做什么呢?皇太后和富察皇后累了一天,這時候不便去打擾。
因為是浴佛節,晚膳時敬事房壓根就沒送牌子來。細細想來,自己竟然沒了去處。
他突然想起了上午那個“奶媽子”,一個疑團又浮上他心頭,這人為什么要冒著那么大的風險出宮去呢?
他越想越好奇,叫來了孫靜道“跟朕出去走走。”兩人一前一后出了養心殿,兩個侍衛也跟了上來。
若是從南面走,進月華門,出日精門,從乾清宮前過去,必然要經過皇太后的景仁宮,過門不入可是大不敬。
于是他從養心殿后面的吉祥門出來,沿著巷子向北走,進隆福門,過交泰殿,出景和門,走過景仁宮的北院墻,就是永和宮了。
按照后宮制度,皇帝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除了皇后為正妻外,下設皇貴妃一人,貴妃兩人,妃四人,嬪六人,以上這些人稱得上是皇上的妾室,有資格單獨成為一宮之主。
實際上,皇后與皇貴妃很少并存,所以皇后居住在正中間的坤寧宮,也稱“中宮”,其他妾室分居東六、西六共計十二宮。
嬪以下,是貴人、常在、答應以及可以侍寢的宮女,叫做“官女子”,這些人,沒有固定的編制,人數多少隨意,連妾也算不上,只能算是通房丫頭。
她們只能擠在各宮的偏殿,耳房里,不但要為皇上侍寢,還得為各宮的主人當奴婢。
也許是因為心虛,也許還有其他原因,在很長的時間里,皇太后不住慈寧宮,皇上不住乾清宮,那皇后自然也不敢住坤寧宮,于是和皇太后一起,都擠到東、西六宮里來。
因乾隆剛剛登基不久,嬪以上的編制還沒有滿員,所以永和宮的正殿還空著。
只是在偏殿和耳房里住了六個常在、答應。
除了壽康宮和長春宮,他以前從未去過其他后宮。一踏進永和宮的大門,他便覺出這里和長春宮的巨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