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訴敬事房,不往這宮里安置妃嬪,這宮里的正殿就讓它一直空著,等到你封了嬪,就住進正殿,你就這是宮里的主人!”
“我先在還立足未穩,危機四伏。等我站穩了腳跟,就是封你做個皇貴妃,有誰敢說個不字?你相信我,會有這一天的。”
看著芷蘭瘦削蒼白的臉,乾隆心疼的說“常在每年有五十兩月例的,難道也讓吳全那狗奴才克扣了?”
“那倒沒有。”
“那你怎么就吃這些東西苦著自己?”
“如詩家里為她娘看病,借了人家的銀子,驢打滾兒的利,去年冬天到期了,沒有錢還,債主要占她家的房子。”
“數九寒天的,如果讓人攆出來,一家人不得凍死在外面?如詩總是偷偷的抹眼淚,后來我一再逼問,她才說了。”
“我把所有的銀子,還有妝臺上僅有的幾件首飾,都給她了,才算把債還清了。”
“來,趁著飯菜還沒涼透,吃點東西吧,別餓壞了。”見芷蘭沒說話,他拉著芷蘭坐到了飯桌旁。
看到芷蘭吃飯時狼吞虎咽的樣子,乾隆又是心疼,又感到欣慰,感覺比自己吃了山珍海味還香。
吃完飯,他問芷蘭“這宮里有沒有和你相處得不錯的太監?”
“有一個小太監,叫周慶順,心地挺善良的,趕到他分發食材的時候,經常偷偷的多給我這里一些。”
乾隆走出屋子,沖著遠處的孫靜一招手,孫靜飛快的跑過來。
“去傳周慶順來。”
很快,周慶順來到乾隆跟前跪了,“奴才周慶順給主子請安!”
“周慶順,你補吳全的缺兒,做永和宮副總管,賞你六品頂戴。海常在現在已經是海貴人了,還住這宮里,該怎么做,不用朕教你吧!”
在回養心殿的路上,乾隆對孫靜說“你明日去永和宮,給海貴人送去五千兩銀票,一千兩銀錁子,再抓幾把金瓜子兒。”
“你每隔三、五日,去海貴人那里一趟,問她缺什么少什么,你不用問朕,直接送過去。”
“養心殿沒有的,直接著人去內務府領,就說是朕用。不該讓別人去的,你要親自去辦,口風嚴著些,懂了嗎?”
“奴才明白。”孫靜答應著,又想到了另一件事,試探著問乾隆“主子,原有旨意給敬事房,叫不遞海貴人牌子的,要不要改改?”
“先不用,容朕再想想。”
乾隆走后,周慶順立馬就把永和宮里除了正殿外,最好的東偏殿給騰了出來,當夜就讓海貴人搬了進去。
因貴人下面是四個宮女,四個太監侍候,他又精心挑了四個最機靈能干的太監,經過海貴人的允準,給調了過來。
其他人都親眼見了今天的陣勢,哪個還敢說半個“不”字,海貴人轉眼間成了永和宮的半個主人。
皇上在永和宮差點刀劈吳全的事,很快傳遍了后宮。再加上除了景仁宮和長春宮以外,乾隆從來不去別的妃嬪宮里,怕惹來太多閑話,乾隆硬憋了三天,才來永和宮看芷蘭。
三天里,乾隆興奮得像打了雞血一般,晚上只睡不到兩個時辰,早上照樣能裝模作樣的練一遍何志遠教的功夫,白天見人說事批折子,精神抖擻,一點看不出倦意。
這天傍晚,他特意提早去給皇太后請了安,從景仁宮出來,向北一拐就是永和宮了。
他進了永和宮,對院子里行禮的太監宮女說了聲“起來吧。”腳步沒停,徑直向東偏殿走去。
當芷蘭聽到聲音迎出來時,乾隆已經到了門前,芷蘭和身邊的宮女一起行下禮去。
乾隆扶起芷蘭,仔細端詳著她。三天不見,她的氣色好了很多,之前蒼白的臉上已經稍稍有了血色,乾隆見了心里更加高興。
進到寢殿里坐下,他笑對芷蘭道“才三天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