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止是江山,怕是要亡族滅種了。
翌日晨起,岳鐘琪依法炮制,全部重炮集中起來,對準靠近城門的豁口處猛轟。一炮又一炮,就像鐵釬鑿巖壁,一層一層的將城樓的墻磚剝離。
三個時辰之后,高大的城樓失去了支撐,轟然倒塌,歪向了一邊。隨著城樓的倒塌,李氏朝廷的抵抗意志也一起垮了下來。
紫禁城,西暖閣里,乾隆正在召見四個年輕人。
傅恒,富察氏,字春和,十五歲,富察皇后的六弟。
阿桂,章佳氏,字廣廷,二十歲,翰林院掌院學士阿克敦之子。
劉墉,字崇如,十七歲,內閣學士、刑部侍郎劉統勛之子。
李侍堯,字欽齋,二十一歲,正白旗漢軍副都統李元亮之子。
召見已經進行了一會兒,乾隆坐在御座上,對著地上站著的四個人,接著說道“到了臺灣之后,傅恒與劉墉隨陳宏謀一同去西洋。”
“阿桂和李侍堯留在臺灣,繼續招收第二批學童,人數初定為一千人,在臺灣集中起來學習,等陳宏謀他們在西洋安頓好之后,待命出洋。”
“陳宏謀在臺灣已經籌備幾個月了,已經有旨意給他,一切細務,由他布置。”
“京里那么多世家子弟,勛戚貴胄,為什么只選出你們四個?因為你們有志量,肯上進,學問人品都是好的。”
“出去后,要多想朕讓你們出去的用意,少想些自家的身份。陳宏謀出身寒門,不像你們有家世背景,但他實心任事,卓爾不群,是欽命全權特使,有便宜行事之權。”
“爾等要唯他馬首是瞻,切不可狂妄自矜,目中無人。此番興師動眾,遠度重洋,若一無所獲的回來,把朝廷連同朕的臉面一起掃進去了。”
“沒有更多交待的話,每人準帶家眷一人,郎世寧同你們一起走,他已經準備好了,你們即日動身吧。”
七月底,岳鐘琪紅旗報捷的折子用六百里加急送進了北京。軍機處接了折子,連節略也沒有寫,直接把原折遞進了養心殿。
乾隆看后,興奮得在地上連踱了幾個來回,才漸漸平復了內心的狂跳。
第二日巳正時分,由幾位親王及軍機大臣參加的御前會議在西暖閣開始了。
“岳鐘琪不負朕望,朝鮮大捷,該議一議善后的事宜了。”乾隆先開了口“已有旨意給岳鐘琪,令何志遠帶五千人馬護送李昑全族人來北京,如何安置這幾百人,也要拿出個章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