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后晌,乾隆批過了折子,在院子里疏散筋骨。
八月金秋,暑熱已經退去,陽光也變得溫柔起來,暖暖的斜照在身上,將紫禁城的紅墻黃瓦都鍍上了一層金色。
正踱著步,一眼瞥見周慶順走進了院子,料想是芷蘭讓他過來的,遂向他踱了過去。
周慶順也看見了皇上,小步疾趨過來,行了禮。乾隆問道“什么事?”
“回主子,愉主兒差奴才來,問皇上今兒有沒有空?”
“你去回愉主兒,朕給皇太后請過安,就過去。”
永和宮,芷蘭的寢殿里,如畫關上門退出去后,乾隆嘻笑調侃“怎么著?新婚小娘子這么快就著急見夫君了?”
“去,沒正經的。”芷蘭紅了臉啐他,接著又說道“找你來是有正經事說。”
“哦?什么正經事,說吧。”乾隆也換了莊容。
“是不是過幾天如詩就要和他丈夫去臺灣了?”
“嗯,對,在臺灣也呆不長,還要出海去西洋,就是咱們所說的歐洲,呵呵。”
“是和陳宏謀一起走嗎?”
“可能來不及了,陳宏謀九月初就出發了,他把船隊分成兩批出發,何志遠第二批走。”
“你上次說過,還有幾百個學童去留學,是不是?”
“是啊,第一批五百馬上就出發了,第二批一千人也要開始招收了。”
“去了歐洲,都學些什么呢?”
“補上咱們已經落下的技術唄,機器,輪船,銀元,新式武器等等。”
芷蘭聽了,突然捂著嘴“咯咯咯”的笑了起來,笑得乾隆莫名其妙“你這孩子,也不打聲招呼,笑得太突然了,嚇我一跳。”
芷蘭停住了笑,卻仍然是一副忍俊不禁的表情,問道“照你這么個學法,幾年以后,從國外回來一大批技術工人唄,最好的也只能是個工程師?”
“……啊……”乾隆突然覺得自己好像著了道,說話的底氣明顯不足。
“啊個屁啊!”芷蘭挖苦道“工程師只能做具體的工程項目或是制造機器,這解決不了國家科技進步的根本問題。”
“科技進步的關鍵在基礎科學,在科學系統的教育,這點你不懂?”
“我懂啊。我這幾天正琢磨這個事呢,想在國內辦個學校,教授基礎科學。”
“現在歐州的基礎科學已經領先我們很多了,既然我們已經派出了那么多學生,為什么不把它學回來,把我們的短板補上?”
“找……誰學?我不知道啊。”乾隆臉紅了,說話也不利索了。
“你不知道就對了,誰讓你是個理科盲,呵呵呵。”芷蘭又開心的笑了。
乾隆被說得沒一點兒脾氣,紅著臉陪著芷蘭笑過了,說道“好了,小娘子,快告訴我,去了找誰學?”
“讓·勒朗·達朗貝爾,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現在二十歲;卡爾·馮·林奈,瑞典生物學家,現在三十歲;萊昂哈德·歐拉,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現在三十歲。”
“這三個人,有的已經有了一些成就,有的還只是嶄露頭角,但是他們將來都是有大成就的人。”
“因為故土難離,語言又不通,估計把他們請到中國來的希望不大,但是我們可以出資幫助他們搞科學研究,改善生活條件,然后讓他們培訓我們的留學生啊。”
“如果有幾十人、上百人和這樣的科學家學上幾年,回國以后,既可以搞科研,還可以教學培養人才,和你那些技工比起來,哪個更香?”
“太好了,”乾隆激動的說“照這樣去做,十幾年后,我們的基礎科學水平也許可以領先世界了,也再不用去國外留學了,該他們來我們國家留學了!”
“嗯,我相信會有那一天的。”芷蘭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