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郎中兼京師國醫院總教習,新醫書的副總編纂,賞四品頂戴?!?
“皇上,既要著手修新醫書,請皇上為新書御賜書名。”
“嗯,就叫《醫宗金鑒》吧。”
“皇上,恕臣直言,這個書名似乎有些大,臣等有些擔當不起。”
“書名起得大,你們才能更加勤勉努力,編出一部配得上這個名字的書來,朕瞧著挺好,就是它吧。”
“遵旨?!?
“這個京師國醫院就不能再去西邊園子里湊熱鬧了,把醫館開到那么遠,不但御醫們要兩頭跑,百姓來瞧病也是跑不起,所以只能在城里?!?
“只是現今太醫院的地方,又要做部堂衙署,又要開學堂,設醫館,那就不夠用了?!?
乾隆沉吟著道“干脆這樣,原來也有人提議,要將欽天監歸到京師科學院下的天文學院去。”
“明日朕再和王、大臣們議一下,把這事做實下來,欽天監搬到園子里,它原來的衙署正好和太醫院毗鄰?!?
“索性就都給了醫部,這樣地方就足夠用了,至于如何安排規劃,那就是你們的事了?!?
“國醫院招學生要和京師大學堂有所區別,不能只一味的擇優錄取,那樣偏遠省份的學生一定是少之又少。”
“要給每個省都分配名額,讓學部分司負責初試,然后到醫部來復試,只要是可造之才,多多益善?!?
“這樣,學生們學成后,頂尖的人才繼續留下任御醫兼做教習,其他的回原省醫務司或府縣的醫務署里?!?
“有不愿在衙署供職的,自已回鄉開個醫館,也一樣方便百姓,造福鄉梓。”
“京師大學堂的學生是三年結業,國醫院的學生至少要五年才能結業,這期間朝廷發給月例,這樣窮苦人家的孩子也上得起學了?!?
“每年招一批學生,一年比一年招的學生多。照這樣推算,十年以后,國家就有足夠多的醫者,在省、府、縣里都設起官辦的醫館?!?
“官府支付醫者的薪俸,診金和藥費就可以收得少些,不僅方便百姓看病,有赤貧無錢治病者,也可代官府加以恤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