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乾隆聽到一半時就已經開心的笑了,待潘啟說完,他說了聲“來人!”
門口當值的太監趕緊開門進來,躬身道“主子。”
“去讓人把東暖閣的門打開,再去翊坤宮請愉貴妃來。”
太監應過,麻利的去了。乾隆笑對陳世倌道“朕猜你陳秉之(陳世倌字秉之)和他們高興的又不一樣,你素來是個愛民如子的好官。”
“朕雖沒親眼見到,也曾聽說過,雍正朝時你任山東巡撫,為了給全山東百姓蠲免錢糧,你在先帝爺跟前哭著央求。”
“把先帝爺惹惱了,將你一頓訓斥,可最終還是從你所請,蠲免了山東全省一年的錢糧。”
“你退下去后,先帝爺對張廷玉嘆道,天下督撫若都如陳世倌一樣,哪里還會有亂民?”
“你是浙江人,一定是從小看多了女人家手工紡絲織綢,起早貪晚,真是累煞個人。”
“你這會兒心里定是在想,有了這樣的機器,以后江南的百姓要少了多少辛苦,是不是?”
陳世倌讓乾隆說得紅了臉,笑著拱手道“圣聰實非常人所能及,一下就猜到了臣的心里。”
一句話說得大家又都笑了起來,乾隆站起身向外走,幾個人在后面跟著。
一起來到東暖閣坐了,乾隆道“后宮妃嬪不能進西暖閣,咱們只好在這里將就愉貴妃一下了。”
“知道為什么要請她來?因為你們方才說的這事,論起來愉貴妃也有功勞,現在大功告成了,自然不能埋沒了她,讓她也來一起高興一下。”
“其實,早在乾隆三年年底,陳宏謀自英吉利國運回來的第一批貨物里面,就有該國人剛剛研制出來不久的飛梭。”
“飛梭固然能大大增加織布的速度,可是當時現有的紡紗速度根本無法與之匹配。”
“當時朕就想命學部和工部著手研制這新式紡紗機,是愉貴妃給朕提了個醒,她說研制紡紗機可以,但不能把目標定在手動上。”
“若是那樣,即使造出來了這種機器,產量提高也是有限,還要空耗學部、工部許多精力。”
“不如一面全力攻克蒸汽機,一面研制與之匹配的紡紗機、織布機,然后再組合起來,可一舉成功。”
“朕聽了她的話,眾臣工上下同心,埋頭苦干了近兩載,終于功成了,朕與你們一樣高興!”
“皇上,”陳世倌道“還有一事,臣請皇上留意,這種紡織機器大量應用以后,對棉花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
“朝廷應未雨綢繆,預先籌劃增加棉花種植畝數,不然縱使機器再好,也難為無米之炊。”
“你說得極是,”乾隆道“說到這里,正對上了朕這幾日思量的一樁事情。”
“民以食為天,想我泱泱大國,有億兆黎民要吃糧食,卻沒有一個國家部堂專管農事,一直由戶部兼管著。”
“這樣盡管方便了征收賦稅,但于農事上他們畢竟是外行,此非長久之計,朕老早就思量著要設一個農部,專一掌管農事和田畝。”
“皇上的話真是一語中的,”明安圖道“臣這幾天正思量著要上個折子,要說的事也與這有關。”
“幾日前,科學院有人向臣提議設立一個農學分院,專一研究作物種植,改良土壤、提高畝產等事。”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 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現金點幣等你拿!
“臣亦覺得設立這個農學院確有必要,農事歸戶部管著,可是臣思來想去,卻沒有想出戶部哪一個清吏司能接洽這事。”
“是以臣正思量著想上個折子給皇上,原本只想奏請在戶部單設一個清吏司專一掌管這事,不想圣慮高遠,竟一下子想到要為此設一個國家部堂。”
“設農學院這個主意非常好,”乾隆道“將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