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軍中帶十個向導,就是怕他們出去哨探時遭遇不測,你也要記著,最多一次只能派出去兩個人。”
“萬一他們不能回來,你還有備用的人手。”
“你這次的差事能不能辦好,就全指望著他們了。我算計著日期和路程,你只要途中不耽擱就應該來得及。”
“你軍中帶來了三百余門臼炮,我明日再給你帶上兩百門,你帶來的炮彈正好還沒有卸車,就直接帶去一萬發,想是足夠用了。”
“我這里還要應對阿欽斯克那里過來的五萬大軍,沒有多余的火炮給你。”
“你軍中沒有火炮,與敵軍交戰時在射程上就要吃虧,所以必然要出其不意,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咱們臼炮的射程之內才行。”
“到了那里后,一定派出哨探將敵情摸清楚,確定無誤了才能動手,切記!”
“標下明白。”必勒格鄭重的點頭道。
第二天一大清早,必勒格的一萬人馬吃完飯,便在要塞中間的空地處集結。
待兵士、車馬都集結完畢,必勒格一聲令下,要塞的東門大開,一萬人馬浩浩蕩蕩的開出了要塞。
一直向下進入了葉尼塞河寬闊平坦的河面上,催馬揚鞭的向北去了。
要塞中的兵士們看著他們走遠了,面面相覷,都是一頭霧水,心中大惑不解。
這一萬人昨天剛來時還說是奉旨增援這里的,怎么只住了一晚,一大早上就急急忙忙的向北去了?
難道北邊的武將軍那里打了敗仗,他們急著趕去增援了?
納悶歸納悶,軍中規矩森嚴,不該問的事情誰也不敢亂打聽。
一晃五天過去,第六天一大清早,宋顯峰急匆匆的來到張廣泗的中軍大帳。
“大帥,天還沒亮時,派往托木斯克那面的哨探回來了,我怕吵了您的覺,就沒讓親兵叫醒您。”
“帶回來了什么消息?”張廣泗問道。
“昨天早飯后,約有五萬余人的軍隊自托木斯克出發,向著阿欽斯克的方向來了。”
“嗯,他們是途經阿欽斯克,沖著咱們來的。”張廣泗道“他們路途遠,所以先出發了。”
“我若是料的不差,他們用三天時間到達阿欽斯克,到后日坎斯克的一萬人也該出發了。”
“對咱們的兩面夾擊就要開始了,你就留心等著坎斯克那面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