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
“好!就這么辦!我回頭就讓訥親寫信安排下去。”弘晝道“咱倆現在就寫一封聯(lián)名的折子,差人火速送往釜山皇上的行在。”
給乾隆的折子當晚就到了天津碼頭,專門負責京師與釜山之間通信的蒸汽機輪船連夜就出發(fā)了,第二天黃昏折子就送到了乾隆的案頭。
“好!”他看過了折子不禁喜形于色。
一旁的班第笑道“是什么事讓皇上龍顏大悅?想必是日本那里又打了大勝仗!”
乾隆隨手將折子遞給他,說道“雖然不是勝仗,但也許不亞于一場大勝仗呢!”
班第雙手接過折子看了,卻沒有像乾隆那樣興奮。他有些疑惑,日本這樣一個行將滅亡的國家來了一個內閣首輔,能值得皇上如此高興?
乾隆接著道“今天頭晌剛剛接到兆惠的折子,他的大軍已經把駿府城團團圍住了,這個本多忠良的家眷一定也在城中。”
“你馬上去給兆惠寫封信,就說是朕的意思,命他攻城時務必保證本多忠良所有家眷的安全!城破后將他們妥善安置,切不可怠慢了!”
“皇上,”班第道“駿府城自德川家康起苦心經營了一百多年,城防一定很堅固,攻城前必然要進行猛烈的炮擊才可以減少我軍作戰(zhàn)時的傷亡。”
“炮彈不長眼,哪里認得誰是本多忠良的家眷?恕臣直言,皇上您可是給兆惠出了一個大難題。”
“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乾隆道“如果不用炮擊,必然會增加我軍攻城時的傷亡。”
“但如果這件事做好了,將來減少的傷亡人數會是攻城時的千倍,萬倍!”
“臣愚鈍,不解皇上的意思。”班第道。
乾隆端起茶盞來啜了一口,緩緩的道“日本雖然實行的是兵民分離的制度,但武士與平民并不像棋枰上的圍棋子那樣黑白分明。”
“必然會有很多低級武士見家主死的死,逃的逃,就會扔掉武器混入平民之中以求活命。”
“到時他們穿上粗布衣服,手握鋤頭硬說自己是農民,咱們又如何分辨?難不成不分青紅皂白的都殺掉?”
“日本平民對武士是又恨又怕,但也有幾份敬意。即使日本國滅亡了,幾千萬日本人也未必都心甘情愿做他國的順民。”
“面對幕府的統(tǒng)治,一揆都此起彼伏,何況是對咱們?”
“再加上有大量的武士混跡其中,給他們壯了膽氣,許多人就會時時夢想著揭竿而起,重建故國。”
“這個本多忠良在日本武士中的地位僅次于幕府將軍,有極高的威望,如果能說動他臣服于我們,日本的武士和百姓們就會泄了氣,沒那個心勁去折騰了。”
“這就是擒賊擒王的道理,這省了我們多少事?又會少殺多少人?”
“如果本多忠良不離開德川吉宗,我們沒法子單獨把他擒來,如今他自投羅網,這不是天賜的良機?我們豈能錯過?”
“皇上這么一說,臣明白了,”班第道“可皇上也知道,日本武士大多輕生重死的,更何況是老中這樣的人物,本多忠良能被我們說服嗎?”
“我們也許不能,但有一個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