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放下手中的折子笑問道“有何喜事?是不是日本那邊又有戰報送到了?”
“回皇上,正是!”班第道“兆惠差馮慶恩的戰船回來了,這是他上的報捷折子,臣只看了個大概,就趕緊原折拿來進呈御覽了?!?
“駿府城攻下來了!斃敵十萬余,德川父子及以下藩主十余名盡皆被迫自盡!”
“隨船同來的還有一個輿情司的主事,也是奉兆惠之命來的,說皇上若有垂詢,他可以據實詳奏?!?
乾隆聞聽不禁心中大喜,駿府城大捷,日本的戰事已經成功一半了!
“你坐,”乾隆邊拿起兆惠的折子邊對門外侍候的太監吩咐道“上茶。”
他專心致志的看完,脫口贊道“好!兆惠不負朕望,真乃國之棟梁!”
將折子放在案上,他站起身來,興奮的在地上來回踱著步子,又道“將駿府城圍了之后,朕最擔心的就是攻城時過多傷及無辜,于將來羈縻百姓殊為不利?!?
“如今大獲全勝之下,不僅德川父子和各藩主的家眷都安然無恙,城中的平民百姓也僅有十余人為流彈所傷,這一仗打得何其精彩!”
“是啊,”班第道“臣也是行伍出身,大大小小的戰陣沒少經歷,駿府城這一戰堪稱精典!”
“兆惠智勇雙全不假,但也全賴皇上慧眼如炬,知人善任!”
“如今幕府徹底覆亡,拿下京都、掃平東瀛就指日可待了!臣先向皇上道賀!”
“你下去后差人將釜山知府傳來,”乾隆道“命他將驛館全部騰空,好生收拾一番,把本多忠良的家眷都安置進去?!?
“一切供應比照一品官員的規格,不可簡慢了。還有,命釜山兵備道派出兵士晝夜關防,切不可出半點差錯!”
“這些盡都容易的,只是有一宗繁難,”班第道“臣聽輿情司的主事說,在駿府城出發前,為怕本多忠良的家眷抵死不肯上船,釀出事端,兆惠命他帶著人去勸說。”
“他謊稱接她們去北京與本多忠良團聚,好說歹說才勸上了船?!?
“如今船靠了岸,她們一定要見到本多忠良才肯下船,那主事正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應對呢!”
“呵呵呵!”乾隆不禁笑了“也著實難為這個主事了,他人現在哪里?”
“回皇上,臣不知道皇上是否要召見,讓他在外面候著呢?!?
“傳!”
“皇上,有幾個外省進京述職的官員是奉旨來釜山見駕的,還有何志遠軍中差來一個奏報軍務的參將都已經在外面候著了,皇上今兒見不見?”
“見!見過了這個方魯生之后就見那個參將,其他人排在后面,貪些晚也要都見了?!?
“因為要說的事情緊要才命他們大老遠到這里來,見過了之后也好讓他們盡快返程,各自回去辦差。”
方魯生已經惴惴不安的在外面等了好一會兒了。
班相只是命他在這里候著,誰也不知道皇上是否會召見他這個微末小吏。
方魯生心里是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特別盼著皇上能召見自己,可又有些害怕被召見。
輿情司的人手遍布國內國外,像他這樣的吏員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平時根本上不了臺面,他還從來沒有覲見過皇上。
雖然一切的規矩禮數他盡皆知曉,但心里仍然免不了緊張,可巧吳中堂又不在這里,自己連個撐腰壯膽的人都沒有。
從駿府城到這里的一路上,他在心里把自泉州隨兆軍門登船,到江戶灣之戰,到占領江戶城后的政務措置,再到小田原城之城,最后到駿府城之戰細細的梳理了無數遍。
把奏對的詞句也都打好了腹稿,在心里演練了一遍又一遍,想到這里,他還真怕皇上壓根兒就不召見自己。
只讓班相給兆軍門寫一封書信交自己帶回便命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