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發電機試制成功了!而且通過了幾次的檢驗!”明安圖道。
“真的!”乾隆不禁大喜道:“好你個明安圖,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告訴朕?”
“并不是臣要刻意隱瞞,當時皇上與貴妃娘娘剛剛離京,臣不敢冒然的千里奏聞,
便讓他們再細細的檢驗幾次,補足改進,確定無誤了再向皇上奏明。”
“一切都穩妥了,剛巧圣駕也返京了,臣昨日先請貴妃娘娘親往去看了,經過娘娘的首肯,臣才敢向皇上奏明的!”
“好!好!正是時候!”乾隆一迭聲的贊道。
“是啊,這些來的真是恰逢其時!”芷蘭道:“雖然還只是直流電,但用來照明是足夠了。白熾燈的試驗樣品也出來了,估計不久就能成批的造出來。”
“明年是更改國號年號的第一年,要不要在紫禁城里都裝上電燈,以示慶賀?”
略一思忖,乾隆道:“這事倒可以先放一放,紫禁城里都是木制建筑,工匠們以前對電一無所知,沒做過這樣的活計,一個不慎走了水可不是小事。”
“點了幾百年的蠟燭,不在乎再多點一年,你們工、學兩部接下來有兩件大事要去做。”
他對陳世倌道:“陳秉之,你跟朕說京津鐵路能提前通車,不會是說大話吧?”
陳世倌笑道:“臣在皇上跟前哭是哭過,但何曾說過大話欺君?現在是七月下旬,再有三個月,預計十月下旬京津鐵路就能試行通車。”
“再留出兩個月的時間檢驗調試,臣敢保明年元旦運行無阻!”
“好,你們兩部通力配合,立即就著手布置,把將來在京津鐵路上運行的火車車廂里都裝上電燈!”
“鐵路開通,這是開天辟地以來未曾有過的大事!到時朕讓各省督撫、在京的部院大臣、王公,再請上一些休致的老臣和各國的使節同來參加慶典。”
“然后眾人一同坐著火車去天津,熱鬧一番后再乘車返京,這是多大的盛事?多大的風光?”
“這可太好了!”陳世倌激動得胸前的胡子都一顫一顫:“這樣一來,普天之下都知道咱們中華帝國已經遠遠的領先世界,讓別國望塵莫及了!”
“臣和明靜庵豁出去少活兩年,也一定把這件大事圓圓滿滿的辦下來!”
“從此這鐵路和電力就造福世間蒼生,皇上和貴妃娘娘有無量功德,我們也可以修一些福報!”
“臣和秉之一樣的想法,”明安圖道:“只想著電的事,還有一件事差點忘了。”
“經過多次的試驗,用石灰石和粘土煅燒出來的灰料也趨于穩定了,三個大立窯也建成了,很快就可以大量的造出熟料了!”
“嗬!今天是什么日子,雙喜臨門那!”乾隆道:“那種熟料研磨成的細灰料使用后的效果如何?”
“回皇上,與細沙摻水攪拌凝固一個月后,其硬度達到最強,雖然與三合土比起來要稍差一些,但它不僅凝固的時間短、不怕水,反而遇水后凝固得更快更好。”
“還要更重要的一點,它制作起來比三合土簡便的多,而且造價也低了幾倍不止。”
“朕還聽人說過,如果這種灰料與細沙、卵石摻水攪拌后配上鋼鐵使用,那就與三合土有了天壤之別!” “這是后話,留待你們兩個部慢慢琢磨去吧,先說眼前的事。” “北京城是煌煌帝都,天下首善之區,將來外國人也會來的越來越多,但京城的道路實在是有損大國顏面。” “除了正陽門外有一段石砌道路,其余地方都是黃土路。” “晴天時沙土能沒過腳面,刮起風來塵土飛揚、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