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刻之后,御用專列也平穩的啟動了。
這列車比其他兩列都要長,共計有十四節車廂。
前面第一節車廂里是侍衛以及工部隨行的官員和技師,后面第一節車廂是劉統勛、陳世倌帶著幾名官員和內廷侍衛,第二節車廂是孫靜率領的內衛營太監。
第三節車廂就是乾隆的御用車廂,再往前依次是皇太后、富察皇后、愉貴妃每人一節車廂,其余的妃嬪占去了兩節車廂。
然后是御膳房和物品庫各占去了一節車廂,這樣就只有三節車廂供隨駕人員攜帶的女眷乘坐,其余的女眷都在另外兩列火車上。
為了表示尊重,也為了讓歐洲人感受御用專列無與倫比的奢華,外國駐華使館公使、參贊的夫人們被安排在了這列火車上。
三節女眷乘坐的車廂里都有幾名宮女侍候差事,愉貴妃還專門從女學司挑了兩名精通英語的女下屬來為歐洲女士們充當通譯。
由于中國傳統禮儀的約束,中國王公大臣們的家眷雖然也看得激動興奮,瞧著哪兒哪兒都新鮮,但每個人依然文靜端莊的坐著,只是偶爾用很小的聲音互相說上幾句。
坐滿了歐洲女人的車廂里可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
這些女人毫不掩飾的把自己的驚訝、贊嘆甚至羨慕表現出來,這就是東西方的文化差異。
在高大軒敞的候車大廳里等候乾隆皇帝時,她們就紛紛仰起頭,張大了嘴巴看著高高的頂棚下面像花瓣一樣向外伸展的鐵架子上面那一盞盞亮晶晶的東西。
這些人還是很有教養,非常懂得禮儀的,她們沒有喧嘩,聚在一起小聲的竊竊私語。
“上帝!那是什么東西?是燭火嗎?看不見火苗,卻為什么那么明亮?”
“我剛剛聽我丈夫說,那叫做電燈,是中國的最新發明!”
“電……燈?電是什么?是閃電的那種電嗎?天那!我只知道那東西可以把樹擊倒,把人燒焦,難道它還可來用來照明?”
“是的,我也是無論如何難以置信!難道中國人已經把那個狂野粗暴的閃電馴服了嗎?上帝!這怎么可能?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在來到這里之前,我只知道中國是個富庶的國家,她的歷史比古希臘還要早上很多很多年。”
“可是來到了這里我才知道,現在的中國就像是一個被施了魔法的國度,有太多的神奇,總是能在許多地方讓你感到難以理解!”
“是的!我也有同感!在國內的時候,我一直為生活在倫敦而感到自豪。可是來到了北京,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鄉巴佬!”
自從進了站臺,被人引導著上了天橋去往第二站臺的一路上,她們不再交談了,因為完全進入了一個陌生世界,看著什么都新鮮好奇,已經顧不上說話了!
一雙眼睛早已經不夠使了,一邊看著腳下的路,一邊四處東張西望,懵懵懂懂的被引導著上了火車。
一進到車廂里,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所有的窗戶都拉著厚厚的寶藍色天鵝絨窗簾,頂棚上十幾盞電燈照得車廂里亮如白晝。
兩邊是一排一排的座位,每兩個座位背靠背的挨在一起。
乘客坐下以后可像在大型的馬車里那樣面對面的說話,中間還有一個懸空的小方桌,雕花上漆的木板,上面放著一排青花瓷的茶盞。
中間是一排通道供人行走,上面鋪著軟軟的地毯。
幾名宮女用剛學會不久的簡單英語請她們落座,只一會兒,這些衣著重衣貂裘的貴婦人便個個熱得滿面通紅,額頭上也滲出了香汗。
這時,一位女官員帶著迷人的笑容款款走來。
朝廷女官員的官服是愉貴妃親自設計的,已經與傳統的男官服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