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
從大局上來看,孰輕孰重,一眼便知。
長孫無忌輕哼一聲,對蘭星羽的觀點表示不屑。
雙方據理力爭,面紅耳赤,誰也不肯做出絲毫讓步,場面一度充滿了火藥味兒。
長孫無忌目光深邃,輕言一句“無法統一的天下,四分五裂,即使有各路天才強者誕生,也難免因為立場不同,導致一場場無情的對立廝殺。最后的結果終究還是強大的天才被更強大的天才戰勝,能留下的數量,屈指可數。”
“若真如此,最后的結果也只是留下極少部分的天才,那為何不以和平為時代趨勢,讓所有天才都共同發展,走上巔峰,豈不美哉?”
蘭星羽無奈地搖了搖頭,道“競爭的最終追求,既是統一。所謂統一,需要天下人在不斷地競爭和戰斗中慢慢摸索,角逐出一個強大到足以令眾生臣服的強者,方能達到統一。”
“這條道路需要無數歲月和鮮血去鋪墊,在亂世之中誕生最后的強者,方可一統天下,方能迎來真正的盛世。”
“溫室里種不出參天大樹,池塘里養不出滔浪巨鯨。遙想當年,始皇帝嬴政所造大勢,將時代推倒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震懾三界內外。這,便是最好的盛世。”
兩方各抒己見,堅守立場,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有頗有道理。
長孫無忌等人,意在幫助大唐創造出一個理想的太平盛世,只有在和平的條件下,才能有一個穩定長久的發展,可以保護無數沒有成長起來的天才,假以時日必定能夠引領大勢走向時代巔峰。
顯然,這樣的想法屬于理想化做派。
而蘭星羽、葉傾城這些年輕一代修士,所持的觀點則相對來說比較現實。
年輕一代修士認為,大唐的發展一味地追求和平,各路天才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良好的競爭平臺,難以成長,因此也被遏制住了其日后的成就。
沒有競爭,沒有廝殺,沒有戰斗。這樣的環境無疑讓當時時代下的天才們壯志難酬、難以一展宏圖。
想當年大名鼎鼎、滿腔熱血的奪命書生黃巢,就是深受時代壓迫,一生碌碌無為,最終在無奈之下選擇起義,試圖掀翻李唐的統治。
不止如此,如黃巢一般的人物,還有很多。
蘭星羽和長孫無忌三人各抒己見,展開舌戰,而這也讓場內一眾修士知曉了當年李唐時代覆滅的內幕。
一時之間,任何人都說不出雙方究竟誰對誰錯,也說不出自己認為誰的說法更有說服力。
或許世間本沒有對錯,只有立場不同,只有追逐目標的方式不同。
經過一番唇槍舌戰,蘭星羽和長孫無忌三人也逐漸平靜了下來,無論雙方再怎么努力,都無法改變這沉積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觀念。
深知舌戰得不到一個結果,雙方也就此停下,頃刻間開始了摩拳擦掌。
蘭星羽道“不必再費口舌,對立了千年的兩種觀念,就算我們今天能討論出個結果,也改變不了天下人的想法。”
長孫無忌聞言點了點頭,身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的他,深知這種立場上的問題是不可能達成統一的。
在雙方都意識到這一點后,長孫無忌和蘭星羽率先做好了戰斗準備。
既然唇槍舌戰分不出高低,那就靠絕對的實力來說話!
蘭星羽面帶微笑,透露出些許的邪魅,道
“一千多年前,你凌煙閣對我等進行打壓,下令對我等進行誅殺。”
“那時我們封神蘭家尚處于起步階段,自然不是你大唐的對手。覺醒文明的年輕一代也因此備受你凌煙閣的排擠,曾不止一次與凌煙閣之人交手。”
“沒想到時隔多年,還能有機會與你們一戰,是時候了結這一切了。解決了你們之后,我倒要去問問他李世民,當年的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