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影衛(wèi)不會對不懂武功的人動手,但龍一他……是個亂入的假龍影衛(wèi)。
換言之,他并不會遵守先帝給龍影衛(wèi)制定的規(guī)則。
這一幕著實令人震驚,整個御花園連鳥都不敢嘰了!
此時御書房內(nèi),皇帝還不知御花園的劇變,他將寧王的所作所為與信陽公主交代了一遍。
為何用交代這個詞,皇帝也挺犯嘀咕。
是妹妹,不是姐姐,慫死他得了!
最后皇帝歸咎于他的兒子害死了信陽公主的兒子,他內(nèi)疚與心虛。
皇帝起先沒提寧王與東宮的糾葛,只說了四年前的大火并非意外,乃是寧王所為,自己作為父皇養(yǎng)出這樣的兒子,深表汗顏與愧疚。
“陛下怎么知道是寧王?”信陽公主在問。
“這……”皇帝張了張嘴,道,“朕審問過他的手下了,他的手下對陷害阿珩的事供認不諱。”
信陽公主疑惑道“陛下好端端的為何去調(diào)查寧王?”
這還不是因為寧王與東宮發(fā)生糾葛,差點殺了太子,他順藤摸瓜就查出了寧王對溫琳瑯的心思,又順藤摸瓜地揪出了四年前的事?
不是,你的重點怎么有點歪呢?
不愿暴露家丑的陛下眸子里掠過一絲幽怨。
信陽公主就那么靜靜地看著皇帝,絲毫沒有繞過這一茬往下掰扯的意思,皇帝就迷了,你親生兒子的死因你不關心嗎?你關心我兒子的那些破事兒干嘛?
皇帝無奈,只得將在客棧發(fā)現(xiàn)寧王弒弟的事說了。
信陽公主仍舊是一頭霧水“就因為他要殺太子,所以陛下懷疑當初的蕭珩也是他殺的?一個人壞,所有的壞事都是他的?”
皇帝……真的,不講這個,咱們還是能做兄妹的。
不對,這會兒你咋就不奇怪寧王為何弒太子了?
你的關注點總是這么讓人捉摸不透的嗎?
算了算了,丟臉就丟臉了,自己兒子做出殺害兄弟的事本身就沒多少顏面可言了。
皇帝于是將寧王與太子妃的糾葛一五一十地說了。
信陽公主哦了一聲“所以,他們兩個被太子當場捉奸了?”
皇帝你的重點能不能更偏一點!!!
“唔,算是吧。”皇帝含糊地說道。
信陽公主沉默了。
皇帝見她不說話,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她,他猶豫了一會兒,嘆息著說道“阿珩的事,朕很抱歉,也很難過。寧王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是朕這個當父皇的沒有教好他,朕難辭其咎,不奢望你原諒,只是希望你別再為難你自己了。你一直認為是自己沒看好阿珩,才導致阿珩在大火中喪生,如今真相大白,是有人……是朕的兒子蓄意為之,是朕的錯,是寧王的錯,不是你的。”
這番話是皇帝的肺腑之言,信陽公主自從蕭珩去世便一蹶不振,甚至離開了京城這個傷心地,饒是皇帝與信陽公主的關系并不如與寧安公主那般親厚,可到底是比別的公主更親近的妹妹。
他希望她不要太難過。
“陛下,我能見見寧王嗎?”信陽公主忽然開口。
皇帝愣了愣。
作為受害者的家屬提出去見兇手的請求似乎合情也合理,皇帝沒有拒絕的理由。
“朕……會廢黜他的皇子身份,將他逐出京城,流放苦寒之地,若……”皇帝沒說一個字,胸口都滾過一片疼痛,這是他親兒子啊,是他一手養(yǎng)大的長子,說割舍就割舍,誰又舍得?
然而正是因為他嘗到了這股“喪子之痛”,所以就更能體會信陽公主受到的傷害,他無法說出請信陽公主饒恕寧王的話。
就算信陽公主要拔刀殺了寧王,他又能說什么?
只準寧王殺了她兒子,不準她替兒子報仇嗎?
皇帝眼眶發(fā)紅,隱忍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