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慶字軍也和所有的中國軍隊一樣,紀律松弛。在國內,在家鄉的父老面前還能有所節制。但是,進入朝鮮境內后,天高皇帝遠,要打仗了,誰知道明天還能不能活著?及時行樂吧!
甚至于搶劫財務,奸污婦女這一類地惡行也接連發生,搞得天怒人怨。
本來,對于朝鮮人,和日本人相比,他們還是很歡迎中國人的。
因為,中國很早就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人有正統思想。
而對于日本,則不一樣,兩個民族本來就有些恩怨。閔氏集團,和中國學習,搞洋務運動。也就是搞對外開放,主要是對日本開放。
但閔氏也和有些中國人一樣,崇洋媚外。認為日本什么都好,日本的月亮也比朝鮮的圓。而有些日本人來朝鮮后,趾高氣揚,以大和民族自居,看不起朝鮮人,欺負朝鮮人。
這一次士兵為什么鬧事,除了欠餉外,還因為閔氏集團請日本人訓練一支“別支軍”這支部隊待遇特別高,無論裝備,還是軍餉,都比別的部隊高很多。
人就是這樣,得志便猖狂。不但日本教官看不起朝鮮的其它部隊,連別支軍里的朝鮮人也欺負人。
于是,這些朝鮮軍人終于忍無可忍,而揭竿而起。
而為什么么起義會得到很多市民的響應?也是應和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情結,迎合了一部分人的仇外、排外的情緒。
說老實話,現在,敵對的兩個方面都歡迎中國軍人,被推翻的一方不用說了,等著天朝來解救。起事的一方也歡迎,為什么?他們殺了不少日本人,日本人來了,能放過他們嗎?
而中國軍隊來了,日本人就不能為所欲為。
但是,大家想不到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一群土匪。
“這樣的隊伍如何能打仗。”袁世凱對吳長慶抱怨。
“孩子,你說怎么辦?”兩個人私下時,吳長慶喜歡這樣地叫袁世凱。
他也正為此事著急。雖然,這些個士兵跟著他走南闖北,平日里不能管得太嚴,撇家舍業的出來當兵,拿命出來混容易嗎?有些事可以睜一眼閉一眼,但得看什么時候呀?這樣的坑害老百姓,這支隊伍能在這里立足嗎?
“規定幾條軍紀,違令者斬,公布全軍。組織了一支整飭行動隊,整肅軍紀。”袁世凱早就有了成熟想法。
“好,軍紀你來搞,行動隊你來組織。”
說著,吳長慶,拿出令箭,交給袁世凱。
袁世凱高興地接過,他知道這是授予他全權。有大帥的全力支持,他要放手干了。
軍紀很快制訂,簡單明了,擅闖民宅者斬,奸污婦女者斬,搶劫財物者斬,有令不行者斬。
吳長慶一字未改,立即叫人抄幾份到各營公布。
哪個軍隊沒有軍紀?沒有人當回事,這結果袁世凱知道,也知道怎么做。
他親自帶隊,抓了幾個現行。當著全軍的面,將搶劫財務、奸污婦女的七個士兵就地處決。
這一下子,大家知道了,這回玩真的了。不能沒打仗把命丟了,都老實了。很快,部隊的面貌煥然一新,戰斗力也有了明顯提升。
總算不辱使命,中國軍隊先于日本軍隊到達漢城近郊。
慶字軍經過研究,決定吳長慶、丁汝昌、馬建忠主動去拜訪李罡應,想法是誘捕大院君李罡應。
擒賊先擒王,但是怎么才能誘捕大院君李罡應呢?。
其實,出發的時候,吳長慶和丁汝昌、馬建忠就商量好了。一進入朝鮮,他們就放出話了我們中國軍隊,主要是來恢復秩序,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維和;不干涉朝鮮的內政。
朝鮮的內政是朝鮮人自己的事,朝鮮是獨立自主的國家,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別人不能包辦代替。
如果,兩方面水火不容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