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劻看袁世凱已經出山,面對國事的危艱,自己實在是無力承擔,就于十一月一日,奏請辭去內閣總理大臣職務;力薦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其他國務大臣也紛紛請辭。
清廷隨即開去奕劻的內閣總理大臣職務,也同時開去那桐和徐世昌的協理大臣和其他國務大臣的職務。
“皇族內閣”壽終正寢。
奕劻被任命為弼得院院長,那桐和徐世昌為弼得院顧問大臣。
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著其即刻來京,組織內閣。原開赴武漢各軍及長江水師,仍歸其調遣。
袁世凱為什么不急于進剿武漢的革命黨?又為什么一再叮囑馮國璋“慢慢走,等等看”呢?
他心里比誰都清楚,清廷現在只所以如此看重他,是需要他剿滅革命黨。
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一旦真的剿滅了革命黨,他還有用處嗎?滿清的政權只要一鞏固,載灃說不定第一件事就是對付他袁世凱。
因為有革命黨起事,清廷才能想起用他,因為有革命黨需要剿滅,他袁世凱才能派上用場,
怎么能剿滅革命黨呢?再說了,那么多的省宣告獨立,這革命黨剿得過來嗎?把自己這北洋軍的老本都搭上,也未必能撲滅這燎原的烈火呀!
還有就是,他袁世凱憑什么為清廷出這個死力,值得嗎?如何對付革命黨?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剿而是撫。在他還在洹上沒出山時,已經做過了試探。
袁世凱的手下有個叫劉承恩的,和黎元洪是同鄉,這兩人個人的私人關系也不錯。
劉承恩,字浩春,湖北襄陽太平店人。附生,因生活所迫,投效清軍,考入北詳武備學堂。一八九五年十一月,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從為袁世凱當幕僚、隨從干起,先后升任為陸軍右翼步兵第三營幫統、工程營管帶。后襄助袁世凱創辦步隊隨營武備學堂,任學堂監督。
袁世凱曾讓劉承恩接連兩次給黎元洪寫信,詢問能否和談?黎元洪理都沒理。
袁世凱看革命黨方面很牛氣,很目中無人,覺得應該先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袁世凱沒搞清楚湖北軍政府內部狀況,錯把黎元洪當成實權派。那個時候的黎元洪雖名為都督,其實沒多少話語權。
十月二十七日,他被任命為欽差大臣這一天,為了給自己出山捧場助威,他命令馮國璋進攻漢口。
進攻漢口必須奪取戰略要地劉家廟火車站。
劉家廟火車站曾經發生過激烈的血戰,在清廷中央調動軍隊開赴武漢時,湖北第八鎮新軍統制張彪退出武昌城后 ,收攏了二千人左右的殘軍,就守在漢口的劉家廟車站
他的想法是劉家廟車站是從北京到漢口火車的終點站,守住這里,即可等待蔭昌的大軍到來,屆時或可翻轉局面。
新成立的湖北軍政府當然也知道劉家廟車站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軍政府抽調了三千新軍,又臨時征召了一萬七千余名熱血青年入伍,組成了一支二萬余人的民軍,在十月十八日這天對劉家廟車站發起全面進攻。
民軍是張彪殘軍的十倍,勝利看起來是毫無疑問的。民軍氣勢如虹,張彪的殘軍士氣低落,戰斗一開始就呈現一面倒局勢。
眼看就要拿下劉家廟,突然,清廷海軍統制(總司令)薩鎮冰趕到,他的十多艘軍艦停在長江水面,向著民軍陣地猛烈開火。
這突如其來的炮擊迅速改變了戰局,張彪大喊“兄弟們,我們的支援到了!只要堅守陣地,援軍會很快到來!”
民軍沒料到張彪如此強悍,只有區區二千多人了還這么耐打,愣是不退。這是一場硬仗,雙方僵持不下。
十月十九日,天還未亮,調整了戰術的民軍從劉氏花園,從西商跑馬場,從大智門火車站,向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