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袁世凱上了個奏折:一方面謊稱,他已經和對方反復協商過,伍廷芳“復語悖妄,尚無頭續”,能感覺出對方態度特別強硬和失去耐心,欺騙隆裕太后。
另一方面則稱自己病勢愈發嚴重,繼續請假,撒手不管,刁難隆裕太后。拉開架式,清帝不退位,他就不再參與決策,讓親貴們自己去爭,自己去吵。
病假一天接一天的續。其實,他躲在幕后,策劃一切,一切也盡在他的掌握中。他在等待,等著清廷熬不下去了自己說話。
等了幾天,看還沒有明顯效果,袁世凱打出自己的殺手锏,指示段祺瑞給清廷發電。
前些日子,北洋將領還通電全國,支持君主立憲,反對共和。這才沒過幾天,這些北洋將領怎么又都高喊起共和?不用腦袋想,也能知道這都是袁世凱授意的。
但如果看名單,人員還是有別的,有人也許說這是袁世凱故意為之,其實未必。
因為北洋將領們也不是鐵板一塊,更不是一個觀點。比如段祺瑞等人是主張共和的,而馮國璋和張勛等人則是主張君主立憲的,甚至是忠君報國的。
也有段芝貴之輩,自己好像沒什么主張,是唯袁世凱馬首是瞻。
袁世凱是需要發什么樣的電報,使用什么樣的人,也算是人盡其用。
不管這些人的觀點和價值取向有何不同,但現在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忠于袁世凱。
按著袁世凱的授意。段祺瑞聯合一眾北洋將領共五十多人,聯名上奏,建議清廷接受優待條件,贊成共和,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電文說:“雖祺瑞等公忠自勵,死生可保無他,而餉源告匱,兵氣動搖,大勢所趨,將心不固,一旦決裂,何所恃以為戰……勢成坐亡?!?
軍人的態度,給朝廷,給隆裕太后很大的壓力,但是,宗社黨給隆裕太后的壓力也很大。
雖然,隆裕太后早就看透了宗社黨這些人,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他們這些人的強烈反對,隆裕太后不能不顧忌。
再說了,在她的心底,也是不甘心的,只要有一絲希望,也是不愿意俯首就擒的。
現在,她也需要忠社黨來為她自己提供借口。袁世凱步步緊逼,隆裕太后就是不肯就范,仍堅持召開國民會議。
袁世凱又打出一擊重拳。把自己擬定優待清室的草案拋出,聲言:“如一定堅持,國民議會決定國體,則優待清室的條件,也必定由國民議會議定,能否照前優隆,臣未敢預決?!?
言外之意,真要是由國民會議決定國體,給清室什么樣的優待,給不給優待,就很難說了。明確的告訴隆裕太后,不要錯過機會。
見宗社黨過于囂張,一再干擾清廷退位,袁世凱決定恐嚇一下這些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馬王爺三只眼有多厲害的家伙。
于是,又授意北洋將領發電報警告。
一月二十六日,段祺瑞致電內閣,點名道姓指責載澤、溥偉等人,破壞議和,明確提出:“懇請換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發出話來,如果誰人敢一意孤行,破壞議和,將對其進行追究。
但這些人并沒被嚇住,仍然我行我素。
正在僵持之中時,這一天有了變數,京津同盟會暗殺部不請自來幫袁世凱。
幸運的天平還是往袁世凱這邊傾斜,因為很快發生了刺殺良弼事件。
京津同盟會暗殺部的組織并不嚴密,各行其是的情況很難避免,聯絡也很不通暢,這在當時也有保密方面的需要。對良弼下手的革命黨人,本來的目標也是要刺殺袁世凱的。但是因為袁世凱身邊的能人異士太多了,他們無從下手。
無奈之下,開始將矛頭轉向了良弼。他們覺得良弼在當時也是個很重要的人物,殺了他影響力肯定也不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