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國民黨人在張園為宋教仁舉行盛大的追悼會,當天到場人數近兩萬。
眾多挽聯中,黃興所寫的一副特別顯眼: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祖,我說確是袁世凱。
當天,黃興因病未出席。
同樣未出席的孫中山也送來一副挽聯,曰:作民權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從挽聯上看,黃興的態度激烈而孫中山反顯得平和,但背后的事實并非如此。
宋教仁遇刺案應該是民國第一大疑案。
巡捕房在應桂馨家中搜獲兇器,以及密電碼三本,封固函電證據兩包,皮箱一個。
證據顯示,應桂馨策劃暗殺了宋教仁無疑,但誰又是應桂馨的背后指使呢?讓我們來梳理一下。
第一個懷疑對象當然非袁世凱莫屬,因為他有太多理由要殺宋教仁。
袁世凱曾經很欣賞宋教仁,并試圖將他拉進自己的陣營中。譬如宋教仁在準備回湖南老家省親時,袁世凱曾贈予其一本五十萬元的交通銀行支票,讓宋教仁隨意支用。可宋教仁除用了二三百元外,將支票基本原物退還。
另外,袁世凱還為宋教仁訂造西裝,連尺碼都量得非常準確,足見其用心良苦。
可是,在袁世凱的如此用心地親近之下,宋教仁卻是這樣的“不識抬舉”。他在各地演說中曾毫不忌諱地攻擊袁世凱**并言動一時,由此引起袁世凱的惱怒與仇恨,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如今,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宋教仁也即將成為一個難以對付的對手,袁世凱怎能不萌生殺意?
當然,如果真要是宋教仁組閣,對袁世凱還真的麻煩。因為,按《臨時約法》當時的中華民國基本上是內閣制。袁世凱這個臨時大總統,其實是個虛銜。
除掉了宋教仁,不就去了這個麻煩嗎?
其次說趙秉鈞,作為代理國務總.理。趙秉鈞殺人動機很簡單,宋要來做總.理了,趙往哪擱呢?
從應桂馨家搜出的密碼本上注有“國.務.院”、“應密”、“民國二年一月十四日”等字樣,而電文內容將矛頭指向了國.務.院秘書洪述祖。
比如:三月二十日半夜兩點鐘,即宋教仁被害之日,應桂馨致電洪述祖有“所發急電令已達到,請先呈報”等語。次日又致電洪述祖稱“匪魁已滅,我軍一無傷亡,堪慰,望轉呈”。 從上述證據來看,洪述祖涉案似乎是逃不掉的。
更重要的是,上面應的電報,均有“轉呈候示”、“請先呈報”、“望轉呈”。那么轉呈的對象是誰?應桂馨與洪述祖的電文公之于眾后,趙秉鈞便成了刺殺宋教仁的另一最大嫌疑人。
還有陳其美殺宋教仁說。辛亥前,同盟會發生過兩次倒孫風潮。在這兩次倒孫風潮中,宋都沒有站在孫一方。由此,陳其美等鐵桿擁孫派對宋頗為懷恨。
南京臨時**成立后,宋與孫幾乎處處唱反調。孫主北伐,宋主南北議和,推袁作總統。
孫主定都南京,宋和章太炎都主張定都北京。倆人政見也大相徑庭,孫主張實行美式總統制,宋主法式責任內閣。
孫堅持要做大權獨攬的大總統,不愿受人制約,理由是內閣制“斷非此非常時代所宜,因為在此非常時代,吾人不能對唯一置信推舉之人,而復設防制之法度,而誤革命大計”。
雙方爭到面紅耳赤,不歡而散。
于是,作為國民黨內的激進派,陳其美有可能利用孫中山出國之機,在孫中山不知道的情況下,貿然殺宋。以造成既成事實,進而達到一箭雙雕的作用。近可以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順理成章地接孫的班,遠可以激發黨人國人,發起反袁“二次革命”。
首先我們看袁世凱。
宋教仁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