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為,況流天下之血以從一己之欲!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
“昔日為任天下之重而來,今日為息天下之禍而去,出處光明,于公何憾!公能行此,文必力勸東南軍民,易惡感為善意,不使公懷騎虎之慮;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此反對君主專制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謹為最后之忠告,惟裁鑒之!”
孫中山同時發出通電一道,略云:
“北京參議院、眾議院、國務院、各省都督、民政長、各軍、師、旅長鑒:江 西事起,南京各處以次響應,一致以討袁為標幟……大勢至此,全國流血之禍系于袁氏之一身,聞袁氏決以兵力對待,是無論勝敗,而生民涂炭,必不可免。……使袁氏果而出此,非惟貽民國之禍,亦且騰各國之笑。……
“袁不宜借口部下之擁戴,而拒東南人民之要求,可斷言矣。諸公維持民國,為人民所攸賴,當此人民絕續之際,望以民命為重,以國危為急,同向袁氏勸以早日辭職,以息戰禍!倘袁氏執拗不聽,必欲犧牲國家人民,以成一己之業,想諸公亦必不容此禍魁!文于此時,亦惟有從國民之后,義不返顧。”
二次革命是由江西肇始,贛軍雖然在開始時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可是北洋軍增援后,大舉猛進。相持十余日,湖口要塞司令陳廷訓被袁收買,暗與北軍相通。于七月二十四日晚令炮兵反擊贛軍。
贛軍不及防備,前后受敵,不得已遂放棄湖口。二十五日北軍遂入據湖口縣,李烈鈞雖戮力抵抗,但要塞已失,門戶大開,江西已無險可守,八月十八日南昌失陷。袁世凱以李純為江西護軍使,李廷玉襄辦江西軍務,旅長馬繼增升第六師師長。民國風云人物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