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自有主張”的“聯帥”竟驚慌失措,率所屬桂軍慌亂地撤離長沙。
原來,未聞槍炮聲便逃之夭夭,便是其的自有主張。
桂軍撤走后,長沙成為不設防的城市。
三月二十六日晚,吳佩孚第三師不費一槍一彈開進長沙,張敬堯部也隨后趕到。
護法聯軍平江之敗,除兵力對比居于劣勢外,同樣由于分散設防,單純防御的結果。加上所守據點又忽視保障側后的安全,以致險要之地屢遭北軍迂回夾擊而被迫撤守。
對湖南的軍事行動,馮國璋的想法是“北軍對南的軍事行動以岳州為止”。因此,北軍攻占岳州后,馮國璋就想貫徹他的和平主張。
他認為岳州既已收復,北洋派的聲威得到恢復,而桂系又愿意談和,則何必一定要勞師動眾,對南用兵。
但他的主張正在擬成命令尚未發出時,攻占長沙的報捷電業已傳來,北軍的戰國再迅速擴大。
三月十九日,又接到了督軍們的聯名電報。
電報以曹錕為首,包括長江三督在內,共有十五省、三特區的督軍,他們強烈要求段祺瑞再起組閣。
電云“錕等互相約定,我公復任揆席,則同人誓當一致,共扶危局,否則亦惟從公高蹈,不問世事,全國安危,同人離合,均系我公一身。”
前方戰事的一帆風順,使主站派更加不可一世,主和派則更加被動。
這個電報,如同最后通牒,馮國璋沒有選擇,只能低聲下氣地請段祺瑞應從眾命。
段卻還是不依不饒,仍表示“無意于此”。
馮指天發誓地表示一定擯棄前嫌,并且主動列出五個條件
(一)參陸辦公處仍然遷回國務院,以靳云鵬為主任以代師景云。
(二)國務院決議,總統保證不擅改一字。
(三)閣員由總理選擇,不必征求總統同意。
(四)公府秘書長由總理推薦。
(五)中央(指總統)致各省的電報,須由院方核發。
段看來是見好就收了,心里雖痛快得很,但表面上還做出盛情難卻、勉強接受的樣子。
三月二十三日大總統令準署國務總理王士珍辭職,特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二十四日派張志潭為國務院秘書長,二十五日參陸辦公處遷回國務院。
二十七日令張敬堯為湖南督軍兼署省長,二十八日令改海軍總司令為特任,以藍建樞為總司令。
二十九日令陸徵祥復任外交總長、錢能訓為內務總長、段芝貴為陸軍總長、劉冠雄為海軍總長、傅增湘為教育總長、朱深為司法總長、田文烈為農商總長、曹汝霖為交通總長兼署財政總長、吳鼎昌為財政次長。
吳鼎昌(1884-1950),字達銓,筆名前溪,原籍浙江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生于四川華陽縣。清末秀才出,曾任民國后《大公報》總辦,中交兩行首腦,著名實業家。
出生官宦家庭,早年就讀于成都尊經書院,
一九零三年四月獲四川官費留學日本,入東京高等商業學校,其間,加入中國同盟會。
一九一零年回國,執教于北京法政學堂。后任中日合辦本溪湖鐵礦局總辦、江西大清銀行總辦。
一九一二年以后,歷任中國銀行正監督、袁世凱造幣廠監督、中國銀行總裁、天津金城銀行董事長、鹽業銀行總經理、內政部次長兼天津造幣廠廠長。
此外,吳鼎昌還以自己或其妻吳適云的名義,直接興辦或參股民營企業,如周學熙在天津、衛輝等地設立的華新紗廠等。
一九二四年后曾擔任《大公報》社長十余年,將《大公報》辦成中國第一流的報紙。
四月四日晉授曹錕勛一位,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授予張敬堯一等文虎章,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