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洛那樣神通廣大的角色尚離不開這個世界,艾格更是已經放棄幻想,選擇了好好經營他在這個世界的生活。
在并沒有帝王野心的情況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艾格已經接近了常規路線所能走到的頂峰。按需求層次理論的分級,他此刻所能追求的目標只剩下頂層的“自我實現和超越”。
而作為一名權游玩家,他能在實現和超越上完成的終極目標,大概也就是名垂千古了。
想實現這一目標,最直接寬敞的兩條路莫過于“完成豐功偉業”和“讓世界變得更好”。
前一項,他已經通過擊退異鬼、助女王一統七國完成了個七七八八;而后一項的讓世界變得更好嘛……他沒有不切實際地想著搞什么民主、自由、平等之類的“思想解方攵”,而是一反激進風格地當起保守派,選擇了穩妥地進行改良改造。
這種路線上的變化,除了成為既得利益者后的屁股決定腦袋外,其實也有很大的理性考量。
解方攵——那得生產力達到一定程度,社會制度卻不與之匹配地嚴重落后,導致人們的腦子里有先進的觀念卻被束縛壓抑,存在打開和釋放的需求,才有進行的意義。
一群覺得在舊貴族手底下過得也不賴的農奴,打開他們的腦袋解方攵個空氣?
眼下這個世界缺的,不是渡劫式一突就破的質變,而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前置量變——不論是生產力,還是思想進步。
生產力方面,技術革新和農業改革已經在醞釀中;
而思想方面……艾格選擇的,便是捏出一個新教,以之為工具和器皿來培養和存放“先進”。
《真理經》,便是他為新教準備的教義和文化精神新來源。
其主旨和梗概大致如下。
宇宙在光之王拉赫洛于混沌中制造的一場爆炸里誕生,繼大爆炸的開天辟地之后,拉赫洛還在誕生的新天地中設下無數名為“規律”的約束和條框支撐,來阻止宇宙坍縮重歸混沌。
在按規律運轉的過程中,物質在吸引力的作用下聚攏成為一個個世界,拉赫洛覺得太過單調,便在這其中加入了光和生命;仍覺缺了點什么,便再化作各種不同的形象——去點化、引導生物中至靈至長的那部分覺醒智慧和理性,并給他們灌入了靈魂。
人靈魂的存在意義便是探尋真理、認識并了解這個宇宙,為此需要全人類結成共同體一起奮斗。
世間所有神靈都是拉赫洛一體多面的表現,出現的目的便是督促人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凡是對拉赫洛制定的規律了解越多、或是對人類共同體探尋真理的過程做出的貢獻愈純愈大的,便在靈魂上越接近創世神。
越接近,人便越歡喜愉悅,越遠離,則反之。
人的肉體死亡后,靈魂會去面見拉赫洛做畢生的總結。在對人類探尋真理的過程中功大于過的,得以轉世重生再次投入物質世界,而過大于功的,則會被留在靈魂熔爐中以自身為燃料驅動宇宙的運轉,承受無上痛苦直到罪孽贖清。
人愉悅并崇拜拉赫洛的唯一方式便是發揮各自的天賦,毫不懈怠懶惰地促進文明進步發展。
為此,宗教應當鼓勵人們摒棄偏見,遏制紛爭,在能維持傳播和運轉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組織和人員,簡化儀式和活動,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總結下來就是:真神唯一,人類一體,共同進步。
以上是創世新神話的骨架,至于血肉,艾格會在后面發揮擴句本領和想象力慢慢添加補充。
他的目的是吸取地球位面各個宗教的長處和優勢,剔除其糟粕,將捏合七神和紅神兩教后誕生出的這個新宗教,設計成一個:消弭緩和科學與神學的矛盾,既能支持和激勵開明人士的思想進步,也能照顧和安撫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