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郡,久無人煙的官道上,迎來了一批帶甲之士。其中騎兵、刀盾兵、弓箭手一應俱全。
領頭一人胯下戰馬的右側懸掛著一支長槍,身邊跟隨著一名儒巾文士。
在這兩人的身后,四名英姿勃發的將領俱是手握長槍,威風凜凜。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一支標槍隊。
“你去把高寵將軍找來,我有事相商。”
康淵突發奇想,派人把高寵喚來自己身邊。
“主公有何賜教?”
“我先前觀你以手里長槍射殺猛虎,想來定是力氣不小,不知可有意愿獨領一軍?”
“主公有令莫敢不從,只是主公麾下步戰有秦將軍和盧將軍這般猛士,騎兵亦有羅將軍這少年英雄獨領一隊,寵何德何能,敢與諸將并肩領軍。”
一句話便能看出高寵的為人處世,情商之高讓康淵都不禁贊嘆。
先是答應下來不拂了主公面子,而后謙虛謹慎的夸獎其他將領,最后才問清楚康淵此舉的原因。
“你有所不知,要你組建的軍隊乃是出于我之私心。我心中早有建標槍隊的想法,奈何其他將領皆是有訓練之事纏身,無暇為我完成心愿,此事還只有高將軍你一人能辦成。”
“標槍也可組建為一軍?”
高寵疑惑不解,大膽發問道。
標槍是人類歷史上有據可靠的最早的遠程兵器之一,從原始社會開始,它就被用作重要的狩獵工具。
而在戰爭中,標槍一旦射出,觸碰的人非死即傷,威力巨大!
但是能使用標槍的人,基本條件就是力大無窮,而這樣的人在古代都是作為將領而存在,所以很少有人能單獨組建起來一支軍隊。
歷史上元朝蒙古軍善用標槍,桿短另尖,槍有四角形、三角形、圓形數種,多數兩端有刃,既可以馬上刺敵,又可以拋擲殺敵。
在元蒙之后的明代軍隊中有一種兩頭帶刃的標槍,長68厘米,槍刃長23力厘米。尖尾長7厘米,兩頭尖,中間粗,有姻長箭,兩端都可以刺人,便于投擲。
清代的標槍多用木竹為柄上加鐵鏃,略如明制。還有一種衛體用的標槍,槍桿較短,鏃長6寸,木柄桿長1.81.9尺,重不到2斤。
“不錯,我們用純鐵打造標槍,既能近戰上陣殺敵,又能遠程拋出射擊,而且這支軍隊將作為我軍王牌,一旦出征,寸草不生!”
“主公可知純鐵制的標槍,很少有士卒能夠拿起,更遑論拋出。”
也難怪高寵這樣憂心,三國時期大多人都是食不裹腹,自小就缺乏營養,能從軍的人都是百里挑一,再想讓他們整日扛著一根鐵槍訓練,難上加難。
“純鐵打造的標槍會很短,全長不到2尺,重不過4斤,技藝精熟者可于五十步內投中敵人。”
康淵早就想好了,他也考慮過士卒的身體素質問題,因此結合了蒙古軍隊和明朝軍隊的優勢,二者相融取其利。
“這支標槍隊將我軍最好的糧食供給,頓頓必有一鍋湯,三餐必有一頓肉,半月就有一次省親。但是同時,他們的訓練也必須是最苦的,每天只能最多休息三個時辰,我將不定時前往檢閱。”
一股腦的將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康淵目視前方,拽著韁繩道:“高將軍,此事任重而道遠,若是一個月內練不出成績,軍法處置!你可敢接?”
“末將就喜歡這等有挑戰之事,一個月之內若是達不到主公滿意的效果,高寵提頭來見!”
“提頭大可不必,我還要高將軍替我開疆拓土呢。
那便這么說定了,等上黨事了,高將軍從軍中挑選出八百名健壯士卒,組建標槍隊。”
“諾!”
高寵答應的慷慨激昂,抱拳領命退下。
上郡五千軍士繼續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