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軍帳里,康淵的話引起了眾諸侯的竊竊私語。
大家沒想到康淵會玩這一手。
之前只當是康淵想要自己當盟主,因此才會和袁紹起爭執(zhí)。
現(xiàn)在看來,這事還真一波三折。
“既然如此,那便請康鎮(zhèn)北將此人帶來帳中,讓我等觀一觀他的分量。”
袁紹冰冷的臉上又浮現(xiàn)出一抹自信,大手一揮淡然道。
北海太守孔融此時也站了出來替袁紹說話,面帶譏諷道,“康鎮(zhèn)北莫不是戲耍我等,數(shù)十萬大軍在這里等了你足有五日,如今發(fā)兵在即,你卻再生波瀾,是否誠心替董賊拖延時間?”
一頂不忠不義的大帽子,瞬間被孔融扣在康淵頭上。
康淵也不言語,笑著轉(zhuǎn)頭讓身后的黃忠附耳過來。
黃忠抱拳,領(lǐng)命離去。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這盟主馬上就來咯,保管讓大家不再有怨言。”
康淵說完也不再理會那些閑言碎語,開始閉目養(yǎng)神。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帳中的氣氛也越來越凝重。
大家的目光時不時的在康淵和門前來回掃過。
俱是期待著康淵口中所說的盟主。
“唰!”
也不知過了多久,中軍大帳的門簾被黃忠掀起。
在他的身后,一名雍容華貴的華服少年和文質(zhì)彬彬的素衣謀士走了進來。
眾人的目光一瞬間就聚焦在兩人身上。
“弘農(nóng)王……殿下!”
作為曾經(jīng)在殿前聽封的西園八校尉,曹操一瞬間就認出了華服少年。
正是面色憔悴的劉辯,而劉辯身后半步,荀彧緊緊跟隨著。
“去年一別,想不到今日見到殿下,竟是在這樣的境遇下。”
此時的曹操懷揣著匡扶漢室的夢想,因此對劉辯這正統(tǒng)的帝王極為尊崇。
說話間,曹操已經(jīng)離開坐席,上前動容的俯首拜見道。
劉備面色掙扎,最終還是沒有上前,只是眼神中掩飾不住的失落。
反觀劉辯進來的一瞬間,坐在主位上的袁紹面容陰沉的仿佛能滴出水。
幾經(jīng)猶豫要不要起來,將自己憋得一陣青一陣白,身子都微微顫抖著。
其他諸侯也是各有各的神色,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算盤。
“見過弘農(nóng)王殿下。”
不去理會別人的想法,康淵先是起身朝劉辯施了一禮,隨后朝著在場的眾諸侯道:“諸位且看我請來的這位,可有資格任盟主之位?”
先帝長子。
公認的漢室皇帝。
如今的大漢弘農(nóng)王。
再加上康淵鼎力支持。
劉辯以壓倒性的勝利坐上了聯(lián)軍盟主的位置。
縱然袁紹一心想抬高自己的身份,想要統(tǒng)率這天下諸侯的盟軍。
但是當劉辯站在他眼前的那一剎那,袁紹就知道自己沒有機會了。
且不說如今的漢室仍然有氣運在,新帝劉協(xié)也在朝中坐著,袁紹若是因為一個盟主的位置就和劉辯翻臉。
那么大家就不是討伐董卓,而是轉(zhuǎn)過頭來打他袁紹了。
畢竟四世三公再牛,也是漢室的臣子,要遵著漢朝的號令。
劉辯盟主之位,當之無愧,恰到好處。
眨眼間,帳中的座次就產(chǎn)生了變化。
康淵依然還是坐在二把手的位置。
不過主位之上,已然變成弘農(nóng)王劉辯。在他的身后,荀彧孑然而立,想要發(fā)揮胸中筆墨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
但康淵怎能讓這二人如愿。
他找劉辯來,只是想找個頂包的人,又不是救回一個祖宗。
況且劉辯手里無兵無權(quán),既便有王佐之才的荀彧相助,也無半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