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孫堅的勝利,諸侯聯(lián)軍很快便入主汜水關(guān)。
孫堅和曹操的意思是,趁著如此大勝,一鼓作氣殺往虎牢關(guān)下。
但這次袁家兄弟卻是難得的意見統(tǒng)一,鼓舞諸侯在汜水關(guān)中辦起了慶功宴。
他們的心思自然瞞不過康淵,無非是害怕孫堅搶功罷了。
索性康淵也贊同了他們的意思,勸住了曹操和孫堅。
慶功宴大擺三天,劉辯和荀彧一直都未曾露面。
這天夜里。
汜水關(guān)城墻上。
春風(fēng)拂面,吹得曹操胡須飄揚。
一雙睿智詭譎的眸子在眼眶里不停的轉(zhuǎn)動。
仿佛永不見底的萬丈深淵,沒有任何人能夠猜透這個身材并不高大的男人心里在想的什么。
在曹操的旁邊,則是儀表堂堂,相貌雄偉的四世三公庶出子袁紹。
他的頭發(fā)梳的一絲不亂,用黃金簪別住,漂亮的胡須明顯經(jīng)過精心修飾。
每個眼神每個動作,似乎都透著無雙國士的傲嬌。
站在這兩位盟軍核心人物后面的除了他們的部將之外,還有各路諸侯。
徐州刺史陶謙、北平太守公孫瓚、武威太守馬騰、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等等,該來的基本上都來了,不愿意來的諸如劉辯和荀彧,也是不曾露面。
遠(yuǎn)眺西北方向的數(shù)萬精銳,正是康淵與孫堅合兵一處,朝虎牢關(guān)而去。
那綿長的隊伍在黑夜里點起火把,猶如一條蜿蜒的火龍般緩緩移動。
一干諸侯的臉上就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表情,有的歡欣鼓舞,有的閉目沉思,有的面露愁容,有的一臉輕蔑。
輕蔑的人自然是先前仇視康淵的張邈、韓馥等人。
而袁紹此刻也是一改常態(tài),閉著眼睛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反而是曹操、公孫瓚、馬騰這些人歡欣鼓舞,覺得勝利可期,不日便可攻進洛陽。
“如今我聯(lián)軍已然勝了一場,有孫破虜與康鎮(zhèn)北,再加上弘農(nóng)王殿下坐鎮(zhèn)盟中,大業(yè)可成!”
馬騰有這樣的外甥,也是一臉的自豪,開口道:“孟德所言極是,以某家之見,我等不如重新?lián)泶骱朕r(nóng)王殿下登基,宣布董卓挾持的皇子劉協(xié)是偽帝,這樣我們就不用處處遭受掣肘了。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康淵一直在給馬騰灌輸扶持劉辯登基的事,此時馬騰說出來,卻是在替康淵發(fā)表看法。
“休要提扶持弘農(nóng)王登基之事!”
一旁的袁紹不知怎聽到擁戴弘農(nóng)王的時候,突然插話,語氣有些惱羞成怒。
只聽袁紹提高了嗓門,厲聲說道,“雖然弘農(nóng)王被廢除帝號是董卓做的欺君之事,但反過來看,何嘗又不是咎由自取?無德無能,舉止輕佻,豈配端坐大寶?
若是諸位要扶持新帝對抗董賊,紹絕無異議,但人選絕不能是輕佻無威儀的劉辯,在紹看來,幽州刺史劉虞倒是更適合被擁戴為天子。”
看到袁紹勃然大怒,站在他身后不遠(yuǎn)處的兩員虎將,河北雙雄顏良與文丑都露出了兇狠的目光,一手叉腰,一手按在佩劍之上,一副隨時準(zhǔn)備擇人而噬的模樣。
魁梧的身材,配上兇神惡煞的目光,看起來甚是孔武有力。
馬騰卻毫無懼色,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以手遮目,向西方遠(yuǎn)眺,目送康淵軍離去。
在馬騰身后站著一個十四五歲,但卻威風(fēng)凜凜,面如冠玉的少年,眼神之中一副輕蔑的姿態(tài),渾然不把名聞天下的河北雙雄放在眼里。
這少年自然是錦馬超,他雖然年少,但卻已經(jīng)有80多的武力,一條長槍使得出神入化。
自出道以來,所向披靡,尚未遇上敵手。
馬騰所依仗的除了英雄無敵的長子馬超之外,更是有萬夫難當(dāng),武力96的猛將龐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