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劉范雖然流離關中,但他的地位并不比蘇則低,所以沒有必要去刻意怎樣,只要他行的踏實就可以。
而當劉范率領眾人離開莊子,路過蘇氏塢堡的時候,卻發現塢堡下,已經有一行人矗立在那里等候多時了。
身著儒服,肅目正面蘇則看見劉范率兵過來后,也悄然踱步,向他走了過去。抬手止住身后軍卒,劉范翻身下馬,簡單整理了一下著裝,也向著蘇則走去。
二人相見,互相通了名姓后。
蘇則率先開口,“昨夜從城內歸來后,聽族人說中郎將率兵來到武功,本想著連夜前去拜訪,但又怕驚擾伯常休息,所以才在今日與塢堡下等候。怠慢之處,還請伯常見諒!”
“無妨!”當下,劉范爽朗笑著擺手回應,“文師無需如此,我從長安出來,奉陛下詔命往益州將兵出擊西涼賊眾,路過貴莊,聽聞文師賢名,想著結交一番。”
“伯常之名,則亦是久有耳聞。如今陛下受困于李傕郭汜之手,伯常能在此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實乃當世豪杰,也是我輩敬重的楷模。”說罷,蘇則向后方一指,朗然道“此乃些許糧秣,還請伯常不要嫌棄,權且當我敬重伯常的義舉所贈!”
見狀,劉范也是眸光一亮,面上浮現笑意,此刻他對蘇則頗為欣賞。于是,接下來二人自然是一番相談甚歡,最后在蘇則的邀請下,劉范率領麾下的兵卒直接進了塢堡內休整半日。
至于,蘇則與劉范則是從天下大勢談道治理州郡,越聊越投緣,或許蘇則也沒有想到,他只是認為有志向的劉范,居然能夠有如此開闊的大局觀和韜略。
而劉范也發現蘇則此人好像還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行事有原則,他如今麾下正好欠缺一個文士,倒是想把他拉攏進來。
所以二人聊的很是投緣,直到最后,劉范麾下眾人都休整完畢,精神抖擻準備出發。
劉范又從身上把縞帶拿下贈與蘇則,道“昔年,鄭公子僑與吳國公子札,一見如故,互贈縞帶以為紀念。今某身無長物,便以此帶贈與文師,希望你我的友誼可以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