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蘇劍和秦凡介紹購買房產的是利達行赤柱分店的楊經理。
“秦少,房子還滿意嗎?”楊經理撇著生硬的普通話問道。
秦凡笑著點了點頭:“辛苦您了。”
“秦少,我們這里還有一座豪宅,不知你感不感興趣?”楊經理試探著問道,常年混跡在房地產代理行業中的他,一眼就確定年少的秦凡是個大金主。
“哦,在什么地方?”秦凡隨口問道。
“太平山上的半山豪宅?!睏罱浝砻氐?。蘇劍怕秦凡不知道行情,在一旁笑著補充道:“那可是香港真正的豪宅?!?
通過楊經理的介紹,秦凡了解了太平山的半山區與山頂區這二個區域,是內地買家最喜歡的二個豪宅區,而且這些內地買家大多都用于自住。
山頂區一直都是香港傳統的超級豪宅區,也是富人扎堆的地方。對于很多香港“新移民”來說,能夠買一套山頂的豪宅,與富豪們比鄰而居,也就意味著拿到了進入“香港富豪圈”的門票了。
“那座豪宅是誰的房產?”秦凡多了一句嘴問道。
“是我們老板的一個朋友的。”楊經理閃爍其詞地回道。
“是不是劉常明的那套豪宅?”秦凡想了想問道。
見秦凡這么問,楊經理郁悶地點點頭,現在利達行的大老板鄧智仁已經把利達行的錢一次次地給玫瑰園輸血,現已達9000萬港元。利達行已快撐不住了。
年前還走上負債經營的道路。其中第一筆債務即是向北京一家有“背景”的公司借債1720萬美元及3422萬元人民幣。
鄧智仁這些借款都是通過非正常渠道拆借的短期高息資金,他又不熟悉大陸在資金運作中的種種貓膩,這些錢層層轉借到他手上,已是息上加息,高得嚇人。
他貿然闖進這個圈子,看得心驚肉跳,借得膽戰心驚,不知不覺中已是債臺髙筑,欲罷不能了。
而前一股東劉常明在香港的那座豪宅就是通過香港最大的樓盤代理商利達行半山分店購買到的。
劉常明在北京玫瑰園那個項目上,玩著空手套白狼的把戲,結果給玩砸了,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前年初,欠下巨額債務、心態失衡的劉常明在居家一命歸西天,外面有傳是吸毒過量,也有傳是自殺身亡。
而他自從在宅內一命嗚乎后,那座豪宅一年多了就一直沒有脫手。
“要不去看看?”蘇劍問道,去年底他和芳芳應鄧智仁之邀,倒是去那豪宅看過,雖然喜歡可兜里的錢還是少了些。
秦凡搖了搖頭,對于他來說既是沒有劉常明死在宅內這回事,他也不會買什么豪宅,既然不買還看個什么勁。
楊經理卻是不死心,一再勸說,并給利達行半山店的經理去了電話。
秦凡看著對鄧智仁忠心耿耿的手下,不禁點了點頭,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鄧智仁的利達行實行股份制,像楊經理他們都持有公司股份,一但公司垮了他們也是一分錢拿不到。
雖是這樣,秦凡還是搖了搖頭,不管他賣多便宜,到明年香港的樓市就會大跌!
1985年至1997年,香港樓市經歷了連續12年的大漲,香港房價漲幅超過6倍。1996年,由于買房人太多,房子供不應求,開發商不得不實行搖號購房——香港比內地大概早了20年進入全民搖號買房的時代。
1997年香港樓市上漲戛然而止。原因有二:一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香港經濟元氣大傷,刺破了樓市泡沫;二是香港回歸后第一任特首董*華提出“八萬五計劃”,即每年新建不少于八萬五千套廉價住房。
秦凡現在買的房子也只是滿足自住,并不是純粹的炒房,對于那些豪宅則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