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圓弧形的玻璃觀景窗,讓游客盡情欣賞海底生態環境的媚姿。
順便又去了巖石區,在港灣大橋旁的巖石區正是澳洲與西方世界接觸的源頭。
第二天又去了邦迪海灘的名字來自于原居民的語言ndi,意思是海水拍岸的聲浪。邦迪海灘長達1公里,雖然只是個沙灘賓海小鎮,卻是澳洲是具歷史的沖浪運動中心......
幾天的游玩讓大家盡興后,這才帶著老總們飛往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
再從西澳大利亞州首府珀斯轉機北行1500公里,到達此行的目的地----皮爾巴拉地區。
一路上,胡士康如魚得水,與各位老總們相談盡歡,這使得各位老總們對他的印象極好。
秦凡雖然知道他是什么貨色,也掩飾著自己對他的鄙視,和其他人一樣對他表現出愿意結交朋友的愿望。
1963年人們在皮爾巴拉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優質鐵礦帶,紅礦(即富鐵礦,有別于磁鐵礦)的礦石平均品位高達60%以上。從此,這片沉睡億年的土地掀開了她歷史上新的一頁。
隨著力拓、必和必拓、FMG等世界知名礦企紛紛進駐,皮爾巴拉改天換地,一躍成為澳大利亞首屈一指的鐵礦之都和礦業經濟發動機。
從珀斯乘飛機飛往皮爾巴拉的樞紐城鎮卡拉薩(Karatha)需兩個小時。執飛此航線的主要是Qantas公司的717-200機型,機型雖老,卻飛得異常平穩。
抵達卡拉薩上空后,俯瞰皮爾巴拉地區,湛藍的海水與禇紅色的土地形成鮮明對比,海岸線曲折蜿蜒,島嶼星羅棋布,原野廣袤無垠,狹長的公路和整齊的市鎮昭示著人類改造這片荒原的進程。
在緊臨海邊的地方,一塊塊方形的藍色地塊引起秦凡的注意,平整如田疇,里面卻似乎是水,不知是做什么的?
一下飛機,就充分感受到皮爾巴拉的熱度。這里更臨近赤道,比珀斯要熱很多。珀斯還是乍暖還寒的初秋,這里還是赤日炎炎的盛夏,氣溫高達36度。
秦凡一行人在機場見到前來迎接的L先生,發現他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
L先生老當益壯,精力充沛,思維敏捷。他去賓館讓秦凡一行人先放下行李,然后徑直驅車帶去參觀位于46公里以外蘭伯特角(Ce--Lambert)的力拓公司港口擴建工程。
在蘭伯特港,秦凡一行人看到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礦石運輸處理設施:自動勘測礦石樣本的機器人Sam和Ple(合稱Sample),長達數公里的礦石傳送帶,自動噴淋的除塵降溫管線,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接待人員介紹說,力拓公司已經研發成功無人駕駛貨運列車,不久將實現從數百公里以外的礦場到港口的全自動化對接。
力拓鐵礦公司隨行人員介紹道:蘭伯特角擴建工程完工后,力拓的鐵礦石產能將達到億噸,其中2億噸將輸往中國。
參觀完蘭伯特角,胡士康又陪秦凡一行參觀了西北大陸架油氣公司、丹皮爾港、卡拉薩鎮。
令各位老總們極為震撼的是:從卡拉薩到丹皮爾港,從蘭伯特港到羅本郡,整個皮爾巴拉地區似乎到處是忙碌的建筑工地,道路、橋梁、市政中心、居民區、電影院、深水港均在開工建設。
一派生機勃勃的新城氣象,這在澳大利亞其它地方是不多見的。
在卡拉薩市郊,終于又看到那些大片的四四方方的水塘,原來是曬鹽場。
一直隨行的老人L先生告訴他們:皮爾巴拉除了出產高品位的鐵礦石外,液化天然氣、鉭礦、優質海鹽也是其重要產品,主要面向亞洲國家出口。
這位已快退休的老人在皮爾巴拉生活了40多年,見證了這座城市從荒原上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