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來了就要遵守我大唐的規矩。
什么狗屁友邦的善意。
在大唐只有唐人才是最大的,其余的人全部往一邊靠靠。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大唐完全可是說是世界的中心,要問為什么的話,國力就是底氣。
在唐法中,外邦人若是敢打死大唐百姓,那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路一條。
而唐人打死了外邦的人,對不起,大唐法律規定,大唐人乃是一等,你外邦人乃是二等,最多給你賠禮道歉,賠償一些錢財而已。
不要覺得不公平,不服就來碰碰!
生在這個時代,這就是大唐百姓自豪的事情,外邦人只不過是前來巴結大唐的。
而不像是前世,一些人見到外國人就如同見到了自己的祖宗一樣。
特別是某些學校,為了走向國際,還讓一些女學生去陪外國人學習,說句不好聽的,這尼瑪跟青樓似的,侮辱了學校。
那百姓看到熱鬧結束了,紛紛恢復了秩序,重新排隊入城。
至于地上那一箱子玻璃碎片,他們還有些嫌棄呢。
這放在這里,萬一不小心跌倒了,扎到了人那事情豈不是大了。
什么人,一點公德心都沒有。
這件事情就如同海里掉了一顆水珠一般,僅僅是濺起了一圈的漣漪而已。
并沒有掀起多么大的轟動。
不過有一件事情在長安城掀起了滔天巨浪,讓無數的人紛紛側目相待。
也不知道哪里走漏的風聲,說是朝廷要對商鋪征收交易稅了。
一時之間,整個長安城的商人紛紛不滿了起來,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在皇宮門口抗議。
長安的生意也開始變得詭異莫測了起來,不少的商鋪紛紛關上了店門。
企圖想要逼迫朝廷放棄這個想法。
不過更多的百姓則是成為了一個吃瓜的群眾,反正又到不了他們身上。
而且朝廷早就應該征收商稅了,這群不要臉的商人故意哄抬物價。
殺了他們都不為過!
起初一些小販還有些擔憂,自己只不過就是在路邊擺攤養家糊口而已,如今還要收稅那豈不是更加的雪上加霜了嗎?
可當他們看到大唐日報的時候,頓時松了一口氣,再次恢復了往日的生意。
這大唐日報在他們心里就如同朝廷的發言一般,要知道這上面都是要經過陛下親自檢查過后,才能發布出來的。
而且這日報的主編還是當朝有名的諫臣魏征一手掌管的,這位的名聲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而且還有些跟朝廷官員有些關系的商人已經從那里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朝廷要對商戶交易收稅了。
一開始一些官員紛紛跳出來指責朝廷與民爭利,不少的商人紛紛附合,甚至以關閉商鋪來企圖威脅朝廷。
不過很快他們就被朝廷一連串的動作給嚇話了,先是那些跳出來指責朝廷與民爭利的官員被被去除官職,被徹查。
結果發現那些跳出來指責朝廷與民爭利的官員,私下里不但私收賄賂,而且每家都涉及商鋪,而且那些商鋪都是一些遇到災情什么,哄抬價格的商鋪。
這一下子那些商人紛紛不再言語,一個個如同見了貓的老鼠一般再次躲了起來。
可當那些世家的官員站出來之后,那些商人紛紛再次站了出來。
不過這一次,結果并沒有向他們預料的那么順利,而且徹底掀起了民憤。
一些商鋪企圖關閉商鋪來威脅朝廷,而這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生活。
一天兩天還沒事,誰家沒有一些存貨,可是這一關門就是數天。
而且有些商鋪還趁機抬價格,趁機撈一些錢財。
大唐的百姓徹底憤怒了,你平日抬價坑我們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