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久算是白燉了。”
“程咬金回來!”聽到韓元這么一說,眾人頓時竄了起來,瞪著程咬金喊道。
“咳咳,俺就是聞聞味道。”程咬金連忙收回了剛碰到鍋蓋的手,戀戀不舍的離開了灶臺。
“你就別賣關子了,韓元,快說說,這是什么肉?”房玄齡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
“對對,你這到底是啥肉,也沒有外人,都是自家人,說說聽聽,絕對不會傳出去的。”
杜如晦也在旁邊幫搶道。
韓元聽到這話沒好氣的翻了翻白眼。
我特么信你們個鬼!
你們一群糟老頭子壞的很!
韓元看著一群人火熱的目光,對著灶臺邊上的大黑狗招了招手,“煤球,過來。”
那大黑狗聽到韓元叫他,頓時從灶臺邊沖了過來,來到韓元面前蹲了下來,吐著舌頭看著韓元,一副乖巧的模樣。
韓元從桌子上拿了一塊糕點,丟給了煤球,笑著指著煤球說道,“就是煤球肉!”
原本正在吃著糕點的煤球聽到叫自己,連忙抬起狗頭,環視一圈好像沒人叫自己,再次低下頭吃了起來。
“狗肉?”李二忍不住的叫道。
一行人的臉色頓時變了起來。
韓元見到眾人這一副模樣絲毫沒有驚訝。
其實,吃狗肉這個事情,在古代就已經有了,而且還算是流行的一種肉食。
根據考古發掘情況表明,六七千年之前,狗被人類馴化作為一種家畜飼養。馴化的同時,古人也不忘口腹之欲。
《禮記》中有多處食用狗肉的記載。在宗族祭祀時,用狗肉作為“羹獻”之禮,《禮記·內則》記有“肝膋(音liáo)”之法,需要取一塊狗肝,“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
而且剛開始的時候,狗肉還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根據《禮記·王制》記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
也就是狗肉士以下的不可以吃,只有士以上的可以吃。
但是到了戰國時期,諸項禮制逐漸崩壞,越來越多平民百姓開始吃狗肉,甚至社會上出現專門宰殺狗肉的“狗屠”,這一職業群體中還涌現出不少歷史人物,如刺客聶政、荊軻友人高漸離,還有西漢名將樊噲。
但是隋唐之后,人們就逐漸棄食了狗肉。不論是貴族還是平民逐漸棄食狗肉,狗肉也成為一種上不得臺面的交易。
俗語“掛羊頭賣狗肉”誕生此時,亦說明當時的風潮。
待到千年之后,清代文學家李漁甚至批判食用狗肉,在《閑情偶寄》中李漁寫道:“豬羊之后,當及牛犬。以二物有功于世,方勸人戒之之不暇,尚忍為制酷刑乎?”
這話的意思就是,豬羊可以吃,牛狗對世人有功,不能吃。
其實在隋唐時候,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上層人物開始飼養起來了狗作為寵物。飛鷹走犬成為上層貴族田獵的得力助手。一些小型犬類慢慢成為貴族婦人的寵物,陪她們消磨時光。
這些都是局部的原因,但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狗肉的味道不好,而牛羊肉味道好,這狗肉就被頂替了。
李二開口解釋道,“其實我們也吃過狗肉,但是這肉質遠不如牛肉和羊肉,甚至連豬肉都不如。”
這話的潛意思就是,狗肉肉質不好吃。
韓元翻了翻白眼,“當初你們還說豬肉不能吃呢。”說完,停頓了一下,環視了一圈,開口道,“等會你們別搶啊!”
“放心,我們絕對不搶。”程咬金聽到狗肉之后頓時沒了興趣,這玩意他也吃過。
谷蚎/span雖然味道香,但是吃起來卻不好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