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楠的人馬很快趕上來,玉女和戰友共乘一騎有些束手束腳的,趙和安三兩下打落了一個小兵,讓玉女爬到那匹馬上去,玉女穿得厚重笨手笨腳的,還是身后戰友支持才把她拱過去了,坐穩后終于能正面較量了。
在野外作戰和第二個回合的大亂斗有些不同,訓練場上地方小,他們打斗也有些束縛手腳,到了外頭地方大,一打起來便都拉開了距離,玉女離趙和安很遠,離那個戰友也很遠,全憑她自己了,她努力抓著韁繩,死活不肯松手,下了馬可就麻煩了。只是如此一來,一只手拿槍便很吃力了,她又一次被人挑掉了武器。
玉女沒有去撿她的槍,也沒有去搶別人的,她人小力氣小,怎么搶得過那些老兵,情急之下抽出了腰上的佩刀,這可是真正的冷兵器,砍到人會見血的,她沒看到有人用刀,但上頭既然給他們佩了,那肯定是能用的。
戰場上講究一寸長一寸強,尤其馬戰多是用槍,刀基本是窮途末路時垂死掙扎才會用上的,能砍死一個是一個。因此他們野外訓練也佩了刀,但槍尖包了棉花防誤傷,刀刃可沒封,有槍在手誰會用刀,便是用了,也不一定能打到人,他的刀還沒夠到人家便先被人家打下馬去了。
玉女抽出了刀,寒光晃得人眼睛一瞇,對方愣了一下也沒當回事,以為她黔驢技窮了,柿子挑軟的捏,她瘦瘦小小的,人家看到她都想打兩下。
玉女習武多年,是有些功夫在身上的,在宮中于統領教他們多是教刀法劍法,玉女認真學了,不敢說精通,總也能耍幾套,因此她抽出刀可不是亂揮亂砍,是有些章法的。
玉女刀短手短,不太能傷到人家,但她使刀反而比使槍利索,人家也不容易再傷到她了,對方的槍捅過來,她持刀格開,她終于不再是處處挨打的軟柿子了。
如此打斗了一會兒,玉女自顧不暇,也顧不上其他人在干嘛,只是打著打著感覺身邊人少了,很多人都兵器離手受傷墜馬,那個一開始便護著她的戰友也靠到了她身邊來,幫她分擔了一些火力,她才有空去找趙和安,發現他和許楠打的難分難舍。
上將對戰確實比他們小兵打架精彩,要不是手頭還有任務,她都想坐下來看看比賽了。
玉女粗略看了一下,目前兩方人馬差不多,那么就看他們兩個上將打斗結果了,聽說趙和安是北疆小戰神,只要她能堅持到趙和安打敗許楠,那么她就算贏了吧。
副將帶著一隊人馬在一旁觀戰,及時清理戰場,有那墜馬的受傷的,及時拖到邊上,別再被踩到了,當然嘛,這么早就落馬了,自然與騎兵營無緣了,
許楠當然也不是傻子,見勢不妙就撤軍回營了,這回換趙和安乘勝追擊,到了堡壘外,雙方人馬都所剩不多了,趙和安還是要派人攻堡,這下又回到一開始的狀態了。
玉女看著暗下來的天色,心說這么你來我往的得打到啥時候啊,她一天沒吃飯了,打不動了呀,該不會今夜還得在外頭過夜?他們倒是帶了宿營裝備,但這大風大雪的,在外頭扎營怎么睡得著。
趙和安讓隊伍暫時下馬休整,副將帶的人手也停下來架起柴火鍋爐準備晚飯了,玉女肚子早就在叫喚了,殷勤地幫著撿拾柴火,副將夸了她一句“你小子行啊,竟然能堅持到現在。”
她第二回合怎么過的他看在眼里,那是走了狗屎運,完全渾水摸魚混過去的,原以為她第三回合定然早早落敗,沒想到她還挺得趙和安青眼,撤軍時還不忘捎上她,當然她后來的表現也對得起趙和安的青眼,槍拿不穩,刀倒是使得不錯。
玉女笑得謙遜又樸實“將軍謬贊了,幸得趙將軍照拂,小的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若能進騎兵營,定然刻苦訓練報效家國!”
副將輕笑了笑,沒再和他說話了,轉而去找趙和安說話,玉女看到他們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