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感嘆的同時,他也不由想到了前些日子惹他大怒不已的逆子袁耀那一席話,那時節各州郡間連絲毫的情況都未有,但他卻斷言董卓旬日間必受伏誅且還是死于朝中諸公卿之手。
那時,袁術亦是持著數分懷疑之色,可現在事實……一切都言重了……
“耀兒以前從未接觸軍營,可現在卻整日沉浸于營間練兵,甚至都許久未回家了,他怎的變化如此之大?難道是營間有高人暗住耀兒?”
一時間,所謂知子莫若父,袁術知曉自家兒子的才能,他此刻見識了袁耀的預見性也不由開始胡思亂想著。
而席間的兩側席位上,袁胤、閻象亦是同樣聯想到了袁耀之前的預言,此刻內心深處也是受到絲絲震撼。
他們都潛移默化的對袁耀以往印象漸漸的改觀著。
與此同時的軍營間。
當董卓身死的消息還在迅速向四海之地蔓延時,營內的袁耀手持著一封詳細記錄著董卓如何身死的全過程信箋,旬眼端詳著。
半響,他將此信遞給一旁的崔州平,遂輕笑著“先生,據此來看,您所憂之事無慮也!”
聞言,崔州平輕輕接過信箋微微看罷,面上卻不由自主間升起一絲疑慮,相問著“公子,董卓已死,想必強盛一時的西涼軍旬日間便將分散逃竄鄉間而徹底敗亡,而信箋中又嚴明了王允自鏟除了董卓以及長安城中董卓余孽以后便大權獨攬,大封王氏親族為侯爵,并賜呂布為溫厚以為助力。”
說到這,他語氣一頓,低聲沉吟著“但接下來朝廷百廢待興,恐怕要處理的事務還極多,我軍遣使還當真能說服王允遣軍東進嗎?”
一語落下,崔州平還是提出了自身心底的疑惑。
此言落罷,袁耀面露笑容,片刻才淡定從容道“先生不必為此事掛懷,王允雖使計殺了董卓一黨,但西涼軍實力猶在,若聯合一致反攻長安,則以朝廷之力必不可擋。”
“公子為何如此堅信西涼軍?”
這一點上,崔州平也是面露不解之色,先前他便聽聞袁耀分析過董卓敗亡以后,其麾下的兩位部將李傕、郭汜會成為西涼軍的主心骨,然后率眾反攻長安……
他有點沒懂,袁耀究竟為何不相信朝廷的凝聚力……畢竟,王允現在可是有武藝天下無雙的呂布傲視群雄呢……
“哈哈。”深深望了崔州平一眼,眼見其面上還是充斥著數分不信的神色,袁耀大笑了數聲但卻并未多說什么,只是言道“先生盡可放心,耀是否預料錯誤,一兩月間關中必會有新的變故,到時先生可觀之!”
袁耀對于此事上也并未再多做議論。
主要是沒太大的必要……崔州平再有才那也沒有先知慧眼,他又怎么會知曉原本打算各自逃離鄉里的李郭等諸將卻忽然會被一半路殺出的賈大爺給三言兩語便堅定了集結主力反攻的信念呢?
這話沒得談,說多了崔州平該懷疑自己是不是變異了……
s: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