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前往投之,豈不是更好?
一時間,瞧著麾下諸頭目進皆一臉不解的神色,中年頭領笑了笑,也直言道“直接投效固然好,但如此我等所烙印于身間的從賊身份難免受到袁軍部分將領的輕視。”
“此舉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話落此處,中年頭領頓了頓,繼續道“現袁耀率精銳南下其戰略意圖乃是為攻略江淮諸郡,而壽春作為淮南的樞紐所在,亦是袁軍攻取的首選之地。”
“可現如今,揚州刺史陳溫隨著聽聞袁軍的大舉南下,不甘將城郭拱手相讓,不由倉促組織州內之士屯駐于淮水已南,意欲抵擋袁軍的兵鋒。”
“而據我等所探查到的軍情所示,袁軍戰陣間多是中州之士,較于這等水戰可謂是極其不擅長,且能用于渡過淮水的船只還極度缺乏。”
“如此,諸位弟兄以為,袁軍能在敵軍有所準備的情況下,渡過河的概率有幾成?”
一番番言語徐徐的分析著。
這一刻,部分頭目已經開始漸漸領悟其意。
“頭領擄掠袁耀之意,莫非是想以此為晉升之資,以我部強悍的水上戰力以及充足的船只助其破南岸的揚州軍,以受到袁軍上下的刮目相看?”
“然也!”
“我正是此意,只是不知諸位弟兄內心是如何所想,不知可否愿意繼續追隨于我,繼而洗刷賊寇的身份?”
“頭領既為我等前程考慮,我等自是感激不盡。”
“何況,州郡間豪強惡霸橫行,且與當地官吏官官相護,相互勾結,以欺壓良善,若不是頭領組織我們聚在一起屠惡霸,平官軍。”
“恐怕我們不知何時早已成為刀下冤魂,豈還能有今日?”
“我等此生愿為頭領馬首是瞻,誓死相隨。”
一時間,大部分頭目都一致面露堅錚之色,拱手高聲表態道。
瞧著諸眾都如此信任自己,他出言安撫數句,便命他們各自前去動員普通嘍啰。
當然,亦有一部分頭目習慣了從賊,不愿意再度從軍。
所謂“人各有志”,他也并未太過強求,任由他們而去!
只不過。
中年頭領亦是嚴詞警告著“諸位愿繼續從賊,此乃自身的選擇,我不強迫汝等,但我有一言再先,日后爾等若胡作非為,肆意搶掠民眾,欺凌百姓,那我勢必會親自剿滅你等。”
……
向麾下諸人坦白,中年頭領不由登上水營,眺望遠方江面,面上掛滿了洋溢著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