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這副熟練的跡象,袁耀猜測,或許在他之前,拜訪劉馥的人不在少數呢。
等待半響功夫,剛剛開門的那位老者方才重新來到,并滿面笑容的有請袁耀入內。
……
劉府。
室內,大廳當中。
老者緩緩將袁耀引入廳堂落座,方才退罷。
緊隨其后,一位年紀約莫在三旬已過的中年才徐徐走出。
抵足袁耀面前,拱手施禮道“草民劉馥參見袁公子,公子駕齡寒舍,草民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耳聞眼前此人便是劉馥時,袁耀心頭一震,隨即幾乎是下意識的起身回禮道“先生不必介懷,耀也不過是忽然來訪,事先并未通稟,倒是我失了禮數才是,怪不得先生。”
二人各自相互回禮,以表歉意。
瞧著袁耀一臉謙和,且渾身上下皆給人一種親切之感,頓時令劉馥內心深處好感上升。
而袁耀卻也在不經意間細細打量著劉馥此人。
可卻發現眼前此人與自己之前所腦補的印象差距太過巨大。
原本,他覺得劉馥必定是猶如這個時代中大多數士人一般,都是衣冠楚楚,滿面清風般的名士形象。
可現如今的真實形象卻是身著一席布衣,穿著上極為樸素,鄂下蓄著一縷縷山羊胡須,面貌上也長得極其普通。
若不是袁耀有先知先覺,恐怕都會將其視為普通人了。
這等形象竟然能與名士掛鉤?
太不可思議了!
不過,細細一想,倒也正常。
畢竟,劉馥本是沛國下相人,如今隱居揚州亦只是避難罷了,生活艱辛一些倒也說得過去。
另一方面。
原史上的劉馥本就是極其擅長治理州郡、整頓民生的人才,他穿著如此樸素,想來這也是能夠與普通民眾打成一片的關鍵因素。
二人稍作寒暄以后,便各分賓主之位落座。
旋即,剛剛坐定的劉馥便不由拱手問詢著“馥有一事不解,卻不知公子登門前來,究竟是有何貴干呢?”
劉馥心底雖有些許猜測,卻還是直接開門見山的問著來意。
聞言,袁耀亦是快人快語道,直言道“耀此番前來,特是邀請先生出仕,以加入我軍陣營,為新平定的揚州諸郡發展建設?!?
“不知先生可愿否?”
瞧著劉馥態度也比較直白,針對于此,袁耀也并未行太多彎彎繞,也直接拋出了橄欖枝。
話落,劉馥自然未第一時間應允,卻是仿佛面露一絲驚奇之色,笑而掩面道“公子太過高看馥了,馥不過一介草民罷了,怎能擔得起如此重任呢?”
顯然,他亦是在謙遜的做出回應,以待后續。
耳聞著這番話,袁耀自然不會善罷甘休,遂稍微沉吟一番,便大笑著夸贊道“先生,您就不必如此謙虛了,以您之才,若都無法擔起治理一州之政的重任,那恐怕當今天下,便無人能夠勝任了?!?
“耀如今不過剛平定九江郡,麾下急劇缺乏治理性人才,而據耀的了解,先生對于治理州郡,改善民生以及引導百姓開墾荒地,組織民眾屯田等方面都頗有一番心得?!?
“故而,耀才決議邀請先生出仕輔助于我,以共同為揚州諸民眾謀福?!?
這席話話語落罷,袁耀的話語便說得極其的大義凜然。
他直接選擇了從大義方面前去勸說,然后又若隱若現間從中略微對其吹捧數句。
一時之間,也令劉馥的心境好了許多。
瞧著袁耀一副憂國憂民之心,卻并不似偽裝,反而能夠感受數分真情實意時,劉馥的好感卻也不知不覺間越發持續上漲著。
一時,二人再度交談起來。
注:劉馥,字元穎,沛國相人也,避亂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