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蔣欽、劉馥正在商討如何應對鄭寶接下來的大舉進攻時,此刻已經得到增援消息的袁耀也正急劇率部倍道兼行著。
意圖早日返回淮南地區,抵御叛軍進攻。
為了不耽擱時間,此次回師路線也并未在折返壽春,而是在淮水支流渡河以后,從廬江東北部的安鳳直接進駐至成德一線,節約了不少時間。
一路之上,一萬多余眾的袁軍士卒,攜著旌旗獵獵、于寒風中呼呼作響的戰旗,快速奔騰著。
袁耀為培養提拔呂蒙于行伍間,此戰亦是令其統籌本部軍士為前部,以做平叛先鋒,多立功勛。
至于黃忠、周泰則分別統領后軍,以及負責后勤物資的輸送安危。
壽春方面。
新近歸附袁術的孫策由于向其索要舊部的請求被婉拒后,便一直悶悶不樂,直到鄭寶起兵叛亂的消息傳回以后,心思方才再度活躍起來。
這日,年僅十八虛歲,便已生的身材高大魁梧且英氣逼人的孫策入府面見袁術,拱手行禮道:
“后將軍,聽聞近日來賊子鄭寶趁我軍主力平叛之際起兵作亂,導致合肥一線局勢不容樂觀,策愿統領一部將士前往征討之,必定取敵酋首級而歸,獻于您帳下。”
“策不愿后將軍失望,還望能予以批準。”
話音剛落,他便萬般懇求著。
對于此舉來說,孫策亦有屬于自身的打算。
他立意先為袁氏統兵征戰,立下不小功勛以后,然后再以此去請求袁術歸還其父舊部。
瞧著孫策一臉略顯稚嫩的臉龐上那求戰之心,再度聯想著其父孫堅曾也為自己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袁術也不由神色一動,徐徐道:
“阿策,若以你為將率眾平討巢湖叛賊,你預計需多少兵馬呢?”
此言一落,孫策頓時大喜過望,但面上還是強行按耐住這股喜悅,遂沉聲道:
“后將軍,策只需家父麾下舊部,以及程、黃,韓,祖四位將軍的相助即可!”
話至此處,孫策以免讓袁術覺得自己是在借機討要舊部的心思,故而又出言解釋著:
“鄭氏叛亂雖看似聲勢浩大,可在策看來不過猶如一盤散沙罷了,其戰力不足為慮,可一舉而定之!”
“但策若統御一支新軍,尚且還需磨合一段時日方才能引軍平叛,先父舊部反而可讓策用起來得心應手,還望后將軍明察。”
一語落下,孫策細細的再度解釋著,表明自己并不是在討要舊部的想法。
不過嘛……
雖然袁術一時生出了啟用孫策平叛的心思,但聽聞需要借助孫氏舊部以后,卻還是內心猶豫起來。
他自然了解程普等人與孫堅的關系非比尋常!
若說三國年間,主君與臣下間的親近關系誰能相比劉關張的話,那毋庸置疑,絕對是孫堅與四將的關系。
從后續能夠看到,縱然孫堅早已命喪襄陽城下,以程普為首四將卻依然能夠對孫策、孫權等孫氏勢力竭盡全力,不離不棄。
這絕非是普通關系那么簡單。
袁術極其了解四將與孫氏間的淵源,故而心底間對于孫策討要舊部的請求也多了數分戒備之心。
時刻擔憂著若歸還了其舊部,那孫策便仿佛游龍大海一般,再也不受任何約束!
思慮半響,袁術還是決議先觀望一番合肥前線的局勢,看看其子袁耀是否能夠及時回軍平叛,故而面向孫策緩緩笑著回道:
“阿策,你先回去歇息著,多久讓你統籌部眾出征,一切等待本將消息,如何?”
一語落的,緊緊凝視著袁術滿臉笑意,孫策哪還不明白,他還是在防備自己,或者說是在期望自己兒子平叛,而不愿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