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劉表皆是我孫家死敵。”
“策時時刻刻無不心懷著手刃仇敵的想法。”
“若公子在平定江東六郡以后,能夠率主力平討荊襄諸郡,為策復仇的話,那策將感激不盡。”
話音落下,孫策隨即語氣稍作停頓,方才面露嚴肅之色,鄭重道
“但從大局上來說,策不希望公子將主要目標放在攻略荊襄諸地上。”
“因為,在策看來,占據長江中下游地區不如從壽春、汝南集結主力北伐,攻略中原諸州,以逐鹿中原。”
“只要能夠克復中原,則王霸之業旦夕之間可成!”
“至于荊襄諸郡,一支偏師足以平定。”
一席席話落,孫策緩緩提出了自身的見解。
這一席話音落下,袁耀頓時之間不由面露震驚之色,這當真是孫策嗎?
他出此難題與孫策,也是想借機觀察一番他的動向。
在逐鹿中原,成王霸之業與攻略荊襄諸郡,以報復仇相比,究竟孰輕孰重。
但他卻未想到,孫策的大志如此堅固。
復仇與大業相比,顯然后者大于前者。
至少對于孫策來說是如此。
“阿策,你能如此客觀公正的分析天下大局,此等胸懷令耀佩服。”
袁耀一席贊揚之語,令孫策輕笑一番,隨即又頓時間恢復了平靜,沉聲道
“公子過譽了!”
“在策眼里,復仇與大業都同等重要,之所以會附議先一力逐鹿中原,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為,只要中原諸州能夠大定,那兼并荊襄地區,懲治兇手,以報復仇豈不是輕而易舉乎?”
一語落的,孫策輕聲說著。
在他看來,報復仇與大業壓根不沖突。
待自身實力無比強盛后,想復仇不是很輕松的事?
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孫策現今間已是將這股恨意、怒火漸漸積攢在心底,只等合適的時機時,將會瞬間爆發而出。
反之,若實力不濟,縱然強行攻略荊襄之地,又能如何?
破不了州郡,又如何懲治兇手?
不過這番思索是埋藏在孫策內心的,并未向袁耀展露而出。
對于展露自身實力來說,孫策還是極其有分寸的。
他只是將自身的個人能力以及胸懷大志方面坦誠而出,但關乎到作為主君的決策以及城府,卻是絲毫未坦露。
簡而言之,就是展現的是將略方面的能力。
至于自立一事,他還是向袁耀隱瞞的。
只不過,他卻并不知曉袁耀實際上一直都在試探他罷了,他的動機歷史書上都早有記載呢。
“好啊,阿策既有如此想法,待耀再度用兵時,不知可否屈尊為我副將,輔助于我?”
沉思半響,袁耀沉聲相問著。
對于他來說,將孫策拽在身邊總比放養好。
主要還是,袁耀還是心下擔憂啊……
深怕孫策又如原史上那般獻祭破石頭換取兵將,從而脫離袁氏的歸屬。
他不希望孫策自立,從而給自己增添麻煩。
江東六郡在分裂,各自為政的基礎下,是極為容易能夠平定的。
但如若在孫策的整合以后,那再想憑借硬實力攻取,將會難上加難。
一時之間,袁耀、孫策這年紀相仿的二人,經過這短暫的對峙以后,卻也各自暗懷其余心思。
“承蒙公子厚愛,策愿為副將。”
原本以為孫策會婉拒的,但現在瞧著其答應得如此爽快,反而令袁耀有些面露附議之色,反應不及。
……
關中。
西都,長安。
車騎將軍府。
府中,此刻李傕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