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你不如便接受其美意,以鎮守徐州各郡吧?”
話落,劉備卻是緊緊搖頭,堅決道:
“不,徐州理應由使君駐守,備何德何能能夠牧守一方呢?”
“使君勿要在言,不然,備只能請辭率部回歸平原了。”
此言一出,陶謙頓時間面露懼色,遂不在勸。
他真怕劉備當真離開徐州回歸平原,而令曹操再度攜大軍卷土重來,那可就不妙了!
一念于此,陶謙嘆了口氣,遂也松了松話語,遂道:
“唉,玄德之高義,令謙敬佩。”
“不過既然玄德無意徐州,那玄德不知可否留屯于此?”
“使君何意?”
聞言,陶謙徐徐說著:
“彭城已東有一國為沛國,曾是高祖帝的龍鄉故地,現隸屬于豫州,而玄德你乃是漢室帝胄,謙愿表舉你為豫州牧,駐軍小沛。”
“如此,徐州與沛國將可相互連結,共同御敵。”
“還望玄德勿要推辭!”
此言落下,瞧著陶謙盛情滿滿,又不是想讓徐州時,劉備方才拱手作揖道:
“既然使君如此看重備,備亦是三生有幸!”
“那備便承了使君的不情之情,率部進駐沛國,以控衛徐州之西部安寧。”
“好!”
“玄德,既然你已經同意,但你麾下部眾太過薄弱,而豫州現在又是被各方瓜分,局勢糜亂,恐難以立足,謙再調撥麾下的三千丹陽兵與你共同前往沛國。”
“此丹陽兵乃我徐州之精銳,想來有他們跟隨,玄德你定能在豫州立足。”
“使君如此重禮,當真讓備受寵若驚也!”
一席話落,劉備也只得連忙道謝。
待宴席告一段落。
隨著陶謙表舉劉備為豫州牧,劉備遂領了三千丹陽兵以及麾下舊部往豫州境內的沛國進發。
緊隨其后,青州刺史田楷、北海國相孔融也紛紛向陶謙辭行,率本部回返。
而在前往沛國的途中,趙云也拱手辭行道:
“玄德兄,既然現階段徐州之危已經解除,那云恐怕也只能再此與之分別了。”
“怎么,子龍,你要離我等而去了嗎?”
聞言,趙云亦是面露不舍,但也強忍著這股沖動,說道:
“玄德兄,與您和二將軍、三將軍相處的這段時日,云也倍感快樂。”
“但云臨行前,也承應允過公孫將軍,待替徐州解圍便會回返。”
“正所謂:大丈夫生于天地間,當以信義為先,云雖然不舍,但也必須要履行諾言,還望玄德兄能夠理解!”
一語而落。
劉備細細端詳著趙云一臉的正氣凜然以及信守承諾的正氣,亦是大受觸動,也知曉已經是留不住他,縱然心下再不舍,也只能暫時放下。
隨即,劉備笑著送行道:
“好吧,那為兄便再此為子龍送行了,望你此行能夠一路順風,平安抵達伯珪兄處。”
“只希望日后你我弟兄能有再次并肩作戰之日。”
一時,劉備緊緊握住趙云的雙手,眼中擒淚,強忍著不流出,面露著濃濃的不舍。
但“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他們總要分別。
趙云向劉備一席鄭重行禮:
“玄德兄,你務必要保重啊……”
珍重告別后,趙云方才翻身上馬,駕馭著胯下神采奕奕,仿佛潔白如玉的神駒夜照玉獅子縱橫馳騁,奔騰遠去。
而此時,劉備緊緊凝視著趙云離去的背影,卻久久不能忘懷。
見狀,從旁關羽看出了劉備的不舍之色,不由神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