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安撫下來姜宇的情緒波動后,他神色頓時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緊緊凝視著劉繇,一字一頓,肅聲道
“劉使君,既然汝只是將慈與姜宇當成爾等隨時皆可以的犧牲品。”
“那慈也不妨再此表達一下立場。”
“從今以后,慈將與汝等將再無絲毫關聯……”
“子義,子義……”
只是,面對著劉繇的呼喚,太史慈卻是置之不理,而是繼續自顧自的予以說著
“當然,想當初慈從東萊南渡抵足江東,乃是您讓我留于軍前,我太史慈性格直爽,恩怨分明,既然劉使君對待慈有恩,那我自然不會不報。”
“此次,慈會率一部抵擋袁軍攻勢,阻攔敵軍的追擊腳步。”
“但還請劉使君記住,此次過后,你我恩情將一筆勾銷,日后不管是生是死,我都將與爾等再無絲毫關聯。”
此言一落,瞧著太史慈目光中所流露出來的堅毅,劉繇想試著解釋
“子義,你千萬別誤會,還請聽我解……”
只不過。
太史慈卻不屑一顧,這一刻他的心已經徹底失望了。
隨即,他便前去挑選部分精銳舊部,準備去阻攔袁軍的攻勢。
脫離主力部眾的時候,太史慈不由忽然側首瞟向從旁的姜宇,沉聲說著
“姜宇,現在你可以選擇離去了,沒有必要與我共同抵擋袁軍那強勁的兵鋒。”
“子義兄,你這是什么話?把我當成什么人了?我豈會是那拋棄兄弟之人?”
瞧著此刻姜宇情緒頓時涌了上來,太史慈不由連忙解釋著
“不是,姜宇,你聽我說,袁軍的主力部眾,其戰力之強悍,單憑我們這點兵力壓根無從抗衡,此一戰,乃是九死一生的戰斗。”
“我之所以選擇留下,是為了報答劉繇恩惠,可你現在年紀尚輕,并不需要繼續留守于此做犧牲品。”
“我希望你現在便離開,憑借你的武道,日后無論走到哪里,我相信都絕對會有更廣大的前途。”
一記話落。
姜宇稍微沉吟一番,頭卻是猶如波浪打鼓般搖著,細細拒絕著
“不,現在的我絕不是為了那些卑鄙小人的安危而戰斗。”
“我是為了與子義兄并肩一戰,今日縱然是一死,我也決計不會后悔矣!”
一席話音。
姜宇已經徹底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他絕對不會拋棄太史慈孤身奮戰,獨自離去而遠走高飛。
二人各自對視著彼此,太史慈忽然流露出數分感動之色。
“好兄弟,今日你我并肩一戰,不死不歸!”
既然姜宇已經打定主意,多說無益,最終太史慈也只得強自鼓舞著他的情緒。
……
前往丹徒的半道之間。
兩側有一座山峰,高而聳立著,山間的植被以及部分青石都令這一處顯得是那么的綠油油。
而此刻,太史慈攜著本部士卒藏于半山腰處,以阻擋袁軍的攻勢,迫使阻止他們推進的腳步。
雖然此次他已經報了必死之心!
但如果能夠將袁軍諸部的進軍速度延緩下來,令主力部眾進入祭壇范圍內,他遂也可以率部撤離。
畢竟,他可以戰死沙場。
但太史慈卻覺得麾下的本部士卒是無辜的,他希望保全他們性命,而不是全權戰死此地。
因為,為陰險小人而戰死,實在是太不值得。
等待了將近一兩個時辰,由周泰、蔣欽所率領的前部便當先抵至了山巒之下。
遙見袁軍已至,太史慈亦是沉住氣,吩咐諸士卒暗暗隱藏,千萬不要流露出絲毫的破綻。
而時間則一分一秒的過去。
待袁軍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