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亦是先行向其父上表予以對此次立下軍功的諸將請封。
此事也是最為重要的大事。
諸將士愿意上陣奮勇殺敵,其間最為重要的激勵便是為了能夠建功立業,封妻蔭子,以博取功名。
功勛是要按時請封,且打不了折扣的。
眼瞧著這則上表的內容,左將軍、揚州牧袁術亦是迅速將此事的重心訂于此處,并迅速召集了麾下心腹商議諸事。
最終,封賜名單如下:
擢升黃忠為四品雜號的奮威將軍,并同新任命的廬江郡守袁一同駐軍皖城,協助其掌管軍務。
升周泰為揚武將軍,蔣欽為建威將軍,留典中軍。
隨后,袁術聽聞了許褚形影不離的護衛袁耀安危,時時刻刻都無比盡職盡責的消息后,亦是在沉思一番后,新創了一道官職。
加封許褚為虎賁中郎將,并特設組建一支“虎賁營。”
此舉,可謂是袁術隨時為了袁耀的安危著想了。
也對許褚的定位有了明確的職責劃分。
那就是一切要護佑袁耀的生命安危。
至于新依附的諸如徐盛,陳武等將,亦是象征性的擢升一番,鼓勵他們繼續奮勇殺敵立功。
似孫策則是依舊保持馬日磾所持朝廷任命的懷義校尉一職。
太史慈也因在歸附后立下諸多戰功,思索一番以后,亦是擢升其為武衛中郎將。
大大小小的武將都已按照戰功進行擢升。
其下的武官以及所表現勇猛的諸士卒,亦是得到了財帛以及官升一級的賞賜。
封賞完武將以后,似蔣干也被敕封為征東將軍府長史,劉曄則封為中軍師,以為征東將軍府幕僚。
其余如陳端、秦松等謀臣依舊為之爪牙。
這相當于是給袁耀配置了足夠的班底。
但對于隨后來依附的張竑、張昭二人,袁術卻是留了下來。
二張之名可謂是江淮一帶遠近聞名。
縱然是袁術,亦是早有所聞。
對于他們的任命,自然是要高官厚祿籠絡。
袁術將他們留于自己的幕府,以為左膀右臂,負責尋常事務的謀劃。
以彰顯著對待二張的器重,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投。
對于這一番任命與安排,袁耀自然是舉雙手贊成。
待擢升一事暫時告下一段落后。
壽春方面亦是迅速差人遣使往關中朝廷前行,以向朝廷稟告這一份任命文書。
以尋求名正言順的擢升。
但實際上,此舉卻也只是走一個過程罷了,主要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一番封賜,袁軍麾下軍心亦是越發凝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