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袁耀召集麾下諸幕僚商討軍議之際,另一面,左將軍袁術亦是組織著麾下文武探討著北進中原的戰略規劃。
自從曹操大破呂布,重新收復兗州諸郡以后。
潛藏在袁術胸間隱隱燃燒的怒火便接踵而起。
他永遠也忘不了,一年多以前的匡亭之戰,自己是包含著多么強烈的必勝信念攜大眾意欲席卷中原諸州,繼而成王霸之業。
可曹操卻以少量的精銳軍馬阻擋他于濟水南岸,阻隔了鯨吞兗州的偉業。
這一股股仇恨此時間也隨著袁氏的勢力在東南地區逐漸穩固而在心間隱隱根深蒂固。
他不由越發痛恨曹操。
恨不得立即再度盡起全軍北進中原,與之一決雌雄,將其徹底逐出兗州之地。
可隨著近月來受到其子袁耀的影響下,現在的袁術已經改觀了許多,遇事不在像以前那般想一出是一出,更知曉行事一切當以大局為重,不可意氣用事。
此時間的軍議亦是熱鬧非凡。
麾下諸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相互探討著。
首先是長史楊弘當先說著
“依弘看,我軍若要再度北上進軍,可繼續選擇從上蔡進軍,繼而以收復許縣、郡治陽翟為首的豫州腹地。”
“到那時,以我軍強勁的兵鋒,又將何愁不能剿滅曹賊呢?”
一言而落,楊弘的話語慷慨激昂,聽將起來便極為提神,令人無比振奮。
但話雖說得極其漂亮,可不代表會獲得眾人的同意。
只見一側的張昭先行拱手反對道
“主公,楊長史的建議,昭有些不同的看法。”
瞧著張昭公然反對自己的獻策,一時間不由令楊弘面色有些惱怒。
“子布先生,但說無妨!”
聞言,此時袁術亦是揮手示意道。
“是這樣的,楊長史的提議昭能夠理解,當初主公攜眾與那曹操爭奪中原諸州之時,最終卻是因為公子的提議而選擇暫時南下潛心發展。”
“當時受限于曹軍士卒強勁戰力所逼迫下,我軍含恨撤離的道路便是從許縣徑直南下,隨之進入汝南的上蔡境內。”
“若我軍接下來再伐中原能夠再度沿上蔡原路北上,此舉無疑極度的提士氣,極大的激發戰士們的榮辱心。”
一席話音落下,另一側的主薄閻象借張昭語氣停頓之機也拱手附和道
“主公,長史之言所言甚是,這的確能夠激發我軍將士的戰力,但只是卻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何因素?”
瞧著自己的意見已經是接二連三的受到眾人反對,他亦是越發沉不住氣,言語間不由流露出嚴厲的語氣微微回懟著閻象。
眼見著楊弘已經心生怨氣,閻象雖是皺眉不已,但還是如實予以解釋著
“不可否認,走上蔡,取許縣的道路有利于我軍的優勢,但事實上,危害性卻遠遠是弊大于利。”
“首先便是豫州西北部的地理位置問題。”
“由于許昌、陽翟一線與東都洛陽一線緊密相鄰,縱然我軍出兵一切順利而輕易收復此豫州西北部的城池,但卻有著致命的危害。”
雖然楊弘此時已經語氣不善,但閻象的秉性如此,縱然知曉繼續言語會傷了與他之間的和氣,但為了大局著想下,還是一如既往地說道。
凡事公事公辦,絕不徇私是其最顯著的性格特點。
閻象并不是那種為了顧及同僚顏面而不敢大加言語之人。
“此言怎說?”
一語落罷,楊弘面色不善,直言相問道。
他原本是想借此機會再度拉進與袁術間的君臣關系,令地位再度親近數分。
但如此一個好的絕佳機會,卻是被一人又一人的進言而給破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