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袁耀身乘著黑色良駒,一席戰袍,腰懸著利劍,雙目炯炯有神,面上洋溢著滿腔的笑容,徐徐抬首望著許昌那無比雄壯且堅固的城樓。
此時此刻,他耳邊仿佛響起了當日離開時的誓言。
“下次兵臨城下之際,必然會是大軍親臨。”
一聯想到此話語,此時間的袁耀似乎就多了數分意氣風發之色。
不過,對于他來說著實也沒有想到,己方能夠在放棄許昌兩年不到的時間里便重新殺回來。
而且自身還成為統率數萬大軍的統帥。
這一分一毫的變化,無不是讓袁耀感受到無盡般的熱血沸騰。
全軍徐徐入城。
時隔日久,許昌城頭再度插上威武雄壯的袁字大旗。
當然,與此同時,打聽到陽翟附近領地尚且還未受到袁軍的侵襲。
曹仁亦是命令諸部快速行軍,先一步抵達至陽翟并進駐于此,以此與袁軍主力各部展開拉鋸戰。
雙方分別依托許昌與陽翟,在潁川的這兩座中心地界間,予以一決高下。
當然,曹仁能如此順利的先行進駐陽翟。
袁軍的行軍速度自然是功不可沒。
若不是袁耀令諸部行軍速度潛因默化間的減弱,恐怕曹仁部壓根無法先行進駐。
只不過。
曹仁對于這一切似乎還覺得理所應當,還并無覺察到有何端倪。
待入駐許昌以后。
袁耀也開始進行調兵遣將,以開始新一輪的計劃了。
首先,他調令蔣欽、董襲以及周倉等將,予以調集諸部步騎萬余人,由自己親自統軍向陽翟進發,以期攻擊曹仁所部。
待此令過后,他遂又秘密召集周泰、陳武二人。
向他們詳細安排部署了奇襲襄邑的作戰方案。
府間。
屏風上掛著一卷以絹布所制成的輿圖。
上方則密密麻麻的繪制著州郡間的山川、河流以及各處所分布著的城邑。
此時,袁耀與周泰、陳武等將并列一團,相互緊緊盯凝在輿圖上。
沉思許久,袁耀忽是笑看二人,遂沉聲說著:
“幼平,子烈,奇襲襄邑的作戰方案,本將準備交于你們二人前去完成。”
“只是此行乃是深入敵后行事,沿途之間若稍有不慎,恐怕都將遭受到曹軍所發現。”
“到那時,你等成功完成任務的難度將會無限增加,不知你等可愿接受此令呢?”
一席話落,袁耀先行手指著輿圖間的各點,向二人講解間沿途之間將要所受到的危險。
并在最后鄭重提醒二人,并問詢著。
但周泰本就是藝高人膽大之徒,又豈會被眼前的一點危險所嚇到,遂當先拱手接令道:“還請少主放心,末將必不會辜負您的期望。”
一言而落,周泰頓時之間立聲表態著。
至于另一面的陳武則更不必說了。
他對于奇襲的作戰方案本就是舉雙手附議。
現在,更是求之不得能親自執行此任務。
他本就是新恢復之將,不像周泰、蔣欽等將,早已歸附。
已經在軍中立下顯赫戰功,享有一定的話語權。
他此時自然是滿心期望能夠一戰而立功。
那獨當一面,奇襲襄邑,他便覺得是道機會。
眼瞧著周泰、陳武眼中所流露而出的求戰信念,袁耀亦是頓時間感動了數分,遂立即恢復了滿臉嚴肅的語氣沉聲道:
“二位將軍,但愿此次你等能夠一戰功成,將此曹軍的屯糧地點給盡數摧毀。”
“待你等得勝歸來,我親自為你們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