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可別令本將失望才是!”
只是,一席話語卻是直接令魯肅原本準備好的話語直接給咽了回去,轉而只得拱手說道
“肅必不會辜負少主之期許!”
待諸事商榷完畢。
袁耀也不含糊,立即便集結起軍中僅有的三千精騎疾馳狂奔,目標堯山。
既然袁耀已經強自下令。
諸將雖然并不太樂意接受。
但他們也只得暫時聽從魯肅的調遣。
隨著袁耀領精騎脫離主力,先行狂奔以后。
自然是迅速甩開了大部隊的行蹤。
不出半日,便先行抵足了雉陽地界。
抵至城間,袁耀命諸部予以稍作休整。
待日落偏西過后,再度行軍。
如今已經是將近六月時節,晌午時分的日光、溫度已經是越發之高。
縱然是騎士倍道兼行的行軍,時間日久亦是吃不消。
而在休整的同時。
此時,袁軍所在雉陽城外搭建的臨時營寨里,卻是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當此人自報家門過后。
袁耀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由瞪大了雙目,靜靜打量著眼前此人。
一眼望卻,只見此人身長八尺,身著一席青衫,頭裹方巾,面目清秀且俊郎的一位年過三旬,約莫接近四旬的中年士人。
此人自報名諱,姓董名諱昭,字公仁。
當聽聞此名諱時,袁耀的心緒自然是略有震驚。
他沒想到,董昭竟是會主動前來投奔自己。
董昭是何人?
以其在史上的記載,政治才能異常卓絕。
不僅僅是擔任各州郡守,各州刺史等官職,都政績斐然。
特別是在密計上的建樹,值得一提。
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原史上關羽攜荊州軍北伐荊襄,利用暴雨大漲之勢而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因而導致曹操畏懼其兵鋒,無奈聽從司馬懿,蔣濟之謀,遣使前往東吳許諾孫權,只要能夠出兵攻略荊州后方,便盡割江南之地與之。
但有意思的卻是,孫權囑托曹操不要泄露此事。
可董昭卻建議,大肆透露孫氏欲要襲擊荊州的消息,特意令關羽所知曉。
此策的妙處在于,其一可擾亂荊州軍軍心。
其二,便可令關羽得知此詳細情況后,因而不在繼續死磕樊城,而是立即調兵回返荊州,前去與吳軍兩虎相爭。
如此,便能令己方漁翁得利。
此時間,袁耀腦海里回想著董昭身間的種種成就,亦是仿佛如獲至寶。
董昭對于密計的把控,以及眼光毒辣,恐也是絲毫不遜色于毒士賈詡了。
“公仁啊,曾經您還在冀州我大伯麾下效力之時,耀可就對您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隨時都期盼著能與先生一見!”
“卻是等待如此許久,方才在此地相見。”
“這恐怕也是先生與耀之間的緣分吧?”
一時間,袁耀亦是緊緊握著董昭的雙手,予以吹捧著。
這也是袁耀的行事方式。
相遇賢才,不管如何,先吹捧一番大說一番好話,在談及其他的。
“公子過譽了!”
“昭不過一鄉野村夫罷了,擔不得公子如此贊譽。”
聞言,董昭面上流露絲絲和善的笑容,遂謙遜著。
隨即,他又徑直道
“倒是公子的名聲,方才是如雷貫耳,令人心生向往矣!”
“據聞公子從軍不過兩載,卻已經是親率部眾平定淮南、勇定江東諸郡,因此而令己方之勢力貫絕揚州,坐擁東南半壁。”
“后又舉眾北進中原,與諸方勢力爭奪豫州歸屬。”
“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