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南那里,常茹菲的書信一直來得頻繁。
她從不報憂,但從她的只言片語和常家慶南傳回的消息來判斷,其實她的煩心事也不少。
朱永澤從他父王那兒開始拿權后,便隱隱出現了些許阻力,使得他最近并不是很順利。他知道,很多勢力都在觀察他,也有不少人因為他先前對元平的態度和他這次對元平的作為而反對他。
這些人里,自然也包括了他的母妃。
在慶南王妃眼里,這個兒子自然是不夠聽話的。
所以,他們將另兩位王子視作了備選。
尤其是朱永澤的二弟朱永韜,只比他小了兩歲多。
乖巧聽話得很,還平易近人,從不端架子,自然討人喜歡。
朱永韜也十八了,在朱永澤大婚后的第三個月,即上月,也娶上了媳婦。媳婦姓祝,即朱永澤看不上的元平生母娘家,慶南第一大族祝家的女兒。
這個結合,一細品下,便有些膈應了。
怎么看都是不滿意朱永澤的選擇,所以才有了這樁略帶抗衡,轉移實力的婚事。可以說是鞏固王室實力,也可以說是對朱永韜明晃晃的扶持,更是對朱永澤的一種不聽話就取而代之的威脅。
然而這結合對慶南王室來說是好事,所以朱永澤和常茹菲,甚至是慶南王,也沒法提出反對來。
王妃并未正面與常茹菲交惡,可常茹菲的處境卻是尷尬起來了。雖空有皇帝賜婚,太后庇護的美名,但不管哪方面,都比不上弟媳,也幫不上朱永澤。
壓力重重,必然不易。
好在這次回去后的朱永澤尤其強勢,慶南王對他比較支持,所以實際上,他的地位依舊是不可撼動。
而常茹菲的肚子也很爭氣。
八月中的時候,慶南那里來了信。
常茹菲有孕了。
……
而這個消息終于讓朱承熠坐不住了。
下月,陶云也要成婚了。
而再過兩個多月,顏飛卿的孩子都要呱呱落地了。
可自己成婚最早,卻連懷孕的打算都沒,他如何能不急迫?
燕安也來信問了,宮里太后也關心過這事,就連貴妃也主動說,她最近在幫著始終未有孕的趙氏調養,要不要幫他們一起配副藥?
是,趙王妃還是沒懷上。于是貴妃今春給朱永泰收了個妾——她自己的侄女。不過幾個月過去,這位新來的苗側妃也沒能懷上。貴妃沒辦法,只能繼續四處求藥。
而顯然,榮安也是正被歸于“生不出”的那一類人。
就算自己不給壓力,旁人給的壓力也受不了。
加上燕安子嗣一直不枉,所以燕安王妃比一般人更著急。
朱承熠終于與榮安好好談了一次。
榮安知道再躲不過去,便點了頭。
反正這會兒開始準備起來,等到懷上,至少還得幾個月。
朱承熠真的認真了。
為了孩子,他連酒都不喝了,而纏著榮安的時間也比先前多了多。
于是,榮安揉著每天腰膝酸軟的身子,暗嘆她的第三間鋪子開起來怕得遙遙無期了。也好在眼下兩間鋪子全都走上了正軌,生意好得很,掙的銀子除去善堂和各人的支出,還有不少結余。
銀子上,她已攢下了不小的一筆財富。
……
也是八月,朱永寧的婚事終于定下來了。
誰能料到,兜兜轉轉,他的王妃人選依舊是殷馨。
他對自己能力有深刻認識后,便與泰王和好如初了。他歇了亂七八糟的念頭,乖乖回到了全力支持泰王的老路,也再次選擇了殷馨。
皇帝本有此意,一口應下,并敲定半年后成婚。
中秋宮宴,榮安與殷馨聊了幾句。
“你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