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到,佳肴上桌。眾人落座。
放眼望去,就如常茹菲所言,還真就沒榮安想吃的。
虧得今日吃得飽,這會兒一點不餓。而她荷包里還有兩塊無油的干點心,待會兒餓了還能墊巴下。
皇帝到了。
今日皇帝面色倒是不錯,一掃前一陣的頹廢,還帶上了幾絲紅暈,說話聲音也響亮了不少。
三呼萬歲,恭祝萬壽,老一套的形式精簡不少。
酒宴開始,君臣同樂,各說了些場面話。
隨后皇帝帶來了個好消息,解開了他好氣色的緣故。
燕安八百里加急的消息今早剛剛送到。
虞博鴻一路氣勢洶洶往北,將六萬人手弄出了數十萬大軍的動靜,并放出消息:大周這次傾力派出了十八萬大軍,誓要將韃子趕出大周邊境百里地……
威懾起到了作用,韃子連夜開始了后撤。
如此,大周軍的目的達到,終于可以當日太子和高昂逃跑方向為第一目標,開始無顧慮地進行地毯式的仔細排查,尋找太子下落。
人多力量大。
只半天功夫,便尋到了太子。
無恙。
……
原來,當日高昂帶著太子和幾死士一路逃跑。
太子昏迷,他和太子兩人一騎,縱是千里馬,速度也快不起來。
而身后方向韃子聽說大周領軍的是太子后,人數越來越多。
逃離不易,韃子胡馬速度快,他們一行人到底被追上。
一眾死士拼死掩護,才為帶著太子的高昂爭取到了逃離之機。
太子俯在馬背倒是還好,但他身后駕馬的高昂卻是腿部和后背各中一箭。
高昂心道這片地域開闊,他和太子倉皇逃離太過顯眼。援兵沒那么快趕到,與其拼命逃亡,不如找地方一躲。當然,這也是高昂不得不的選擇。他箭傷沒有處理,叫他漸漸意識模糊。他駕不動馬了,而馬也快跑不動了。
在一番策馬狂奔后,高昂勉強找到了一處大概是曾被人躲避獸類待過的山洞,帶著太子躲了進去。怕跑不動的馬在附近會引來敵人,又怕馬兒會出動靜,于是高昂一發狠,直接折斷了馬脖,將馬拖進了洞穴。
他拔掉身上箭,從馬背背囊里取了止血散,胡亂上了藥后,出洞穴清理了附近血跡。
趁著還有最后一點意識,他想法子拿樹枝石塊在洞口做了遮掩,將太子靠在馬背。之后他堅持不住,重重倒地,昏睡過去。
他知道,援軍來之前,他與太子都得躲在這兒了……
太子醒來已是晚上,滿鼻的血腥氣味和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讓他已經嚇到。他摸出火折,發現身下靠著的,是已經冰涼僵硬的死馬,地上躺著的是不省人事的高昂,差點又嚇到厥過去。
他淚流滿面,使勁推搡高昂。好在發現高昂還有呼吸,讓他喜極而泣。
他想到白日里被追殺的事,看看高昂和死馬,到底沒敢推開洞口遮掩走出去。他聞到止血藥的氣味,知道高昂受了傷。
他找了藥給高昂重新上了,又翻出了一瓶口服的傷藥,也給倒進了高昂口中……
夜晚的燕安好冷。盡管這洞穴避風,可氣溫依舊冷得嚇人。朱永興拆了馬背上的坐墊,緊緊裹著,挨著高昂,淚流滿面。
他就說嘛,他不是行軍打仗的料。怎么就讓他做太子呢?怎么就讓他來累軍功,樹威信呢?
他從來不要皇位,不要那生殺予奪的權利,他只想好好待在王府里,畫畫風花雪月梅蘭竹菊。怎么他的一生就離不開殺戮呢?小時候看著各種殺戮長大,他厭恨,一直在避開,可他的結局卻還是要死在這樣的殺戮里嗎?
他太難受了。
除了冷,他還餓。
他吃的東西,都是左右拿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