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朱永昊反軍占盡優勢,卻始終沒有大規模進攻是有緣故的。
事情還得從三天前開始說起。
那日,確實如內閣所猜想,朱永昊原本是打算午時面發動進攻的。
然而在巳時,他遼江又有援兵到了。
不久,他便放棄了原本都已布局完成的攻城行為……
京中看在眼里,卻不知反軍罷手的緣故。
他們原以為對方是打算整合兵力所以才暫停行動,可左等右等,兩個白天過去,眼睜睜看著對方兵力增加到了十二萬,也只見對方補充兵力,就是不見動手。當時不安的京中還故意放了點假消息出去。
那晚入夜后,北面偏東方向的天空亮起了一串藍。每隔一刻鐘一次,一共亮了三次。
朱承熠去看了。
那是燕安軍的信號。是他爹發出來的。
所以,燕安軍到了。
當時整個內閣議事廳中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難怪遼江兵力源源不斷補充著,原來是燕安軍在遼江方面完成了突圍。
難怪遼江軍古怪,定是他們在兵力得到補充時,也聽說了燕安軍的行蹤,位置和人數。
難怪朱永昊占盡優勢卻一下不敢動了,因為他發現了燕安軍,他怕被包抄。一旦他與京城守軍展開攻城戰,他的后方誰來保障?燕安軍若從后邊來個黃雀在后,他們便是腹背受敵了。
這才是朱永昊一下停了所有步調的緣故。
如此,哪怕燕安兵力只剩五萬,加上京中守軍,能用之人也至少達到了十萬,朱永昊再想輕松拿下京城徹底沒有可能。
即便沒法直接收拾了朱永昊,但將這支遼江軍徹底拖在京中終歸不難,再等其他援兵趕到,一切也就無懼。
當即,內閣便一系列政令發了出去。
先是通知劉統領放了禁軍內部用的紅色求救信號彈,燕安軍中有皇上安插的印遠路飛等人,所以一定能看懂;
又通知了東面和北面各瞭望臺,觀測燕安軍位置和人數。
瞭望臺很快回報說,晚上視野不好,看不清。
閣老們覺得這說明兩種可能,一是對方離得遠,二是燕安軍故意不愿暴露于京中眼皮底下的同時也讓遼江人看個清楚。
內閣方面,自然是更傾向于后一種猜測。
閣老們歡心,精神頭十足,與朱承熠和劉統領等人商定了不少布局方案和想法子突圍,以及與燕安軍聯絡上的辦法……
一夜過去,日出之后,瞭望臺終于看了個模模糊糊的大概。
結果卻是第一種原因。
因為燕安軍離他們很遠。
燕安軍應該是故意避免與遼江均碰上,所以并不是從遼江土地直接往西插過來,而是選擇了從北面繞道走。
但無所謂,反正也就是不到百里地,應該很快就可以推進。
然而,一個上午過去,燕安軍那里似乎并沒有什么反應。
離得遠,只能看大概的瞭望臺發現對方似乎并沒有推進的節奏。這一點,從遼江人那里得了證實。
因為遼江軍在午后,開始了他們不痛不癢的第一次進攻。
他們很小心,似乎也在看燕安軍的反應。
然而,一直到日落,燕安那里也沒有消息。
劉統領得令,再次點起求救信號彈。
到夜幕降臨,燕安給了他們回應——幾個稀稀拉拉的信號彈。
誰都覺得,有點敷衍了。
“燕安軍可能是累了,想要休整一日再行進攻。”
“燕安軍出征許久,信號彈說不定也已見底了。”
“燕安王一向有主意,大概已經有了辦法,正在等時機。”
眾人都很愿意給燕安軍找借口,但氣氛卻明顯沉悶了。
朱承